底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5章 轉眼兩年有開戰,斬邪問道,底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很早以前開始,人類就變得自視甚高,哪怕進入太空時代,科技讓人類見識了母星之外太多的玄奇,太空艦船也證明了看到的這些都不是虛幻,而是真實的存在,人類仍舊在尋找理由,證明自己是與眾不同的。

然而,以能量生命在世人面前曝光為開端,異生物浩劫、蝗蟲艦隊群入侵,緊鑼密鼓的大事件,一次次敲打著人類的靈魂,用事實告訴他們,他們的那點自傲,不過是無知者的臆想。

這個宇宙中有如此多的文明和種族,它們很多都凌駕於人類文明之上。

這些種族跟人類的關係,就彷彿人類與野獸,是觀賞還是捕食,主要看心情。

還有比這更為冷漠的關係,就彷彿人類與地球上隨處可見的沙石。

前一類關係,異生物和豹人已經淋漓盡致的演繹。沒有對話,無需交流,只要靠行為,就足以領略對方的用意。

就像徐長卿說過的:若心懷善意,不會是以戰艦群的模式拜訪。

後一類關係,以徐長卿為首的外域城邦向人們展示了一部分。

徐長卿和他的外域城邦,對人類的態度,就跟人類對待沙石的態度相似。互動的主要原因是利用,而不是因為其他。

當然,這一點,只有那些聰明而又足夠理智的人才能看的清楚。大部分人對徐長卿和外域城邦的感觀還是很不錯的。

又或者說,大多數人,寧願相信徐長卿和外域城邦在抗拒太陽系外文明入侵時那麼賣力,是因為對人類有感情。至少感情是主要因素,而不是冰冷的利用。

而儘管如此,現實的耳光還是抽醒了人類,讓他們意識到了自己的渺小。

人類的存在,就像石頭從山上滾下來般,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而就是一種自然現象。

就像某個美國脫口秀節目諷刺環保時說的那樣:人類的出現,和地球上多長几棵樹沒什麼區別,如果人類所製造的塑膠袋真的無法被降解,那麼宏觀的看,人類在毀滅之前所作所為的意義之一,也就是為後世留下一堆塑膠袋作為景觀罷了。

這樣的認知,讓人類深受打擊,感覺很不舒服,細化到每一個個體身上,就是對未來的迷茫,對自身實力的質疑。

曾幾何時,從工業革命開啟,人類的心氣,在蒸汽機廣泛應用之後,達到了第一個巔峰,認為機械、工業的力量可以改天換地。

而在世紀末、世紀初,則是第二個高潮,人類覺得自己可以追星拿月。

直到年,全球環境危機、資源危機,文明即將崩潰,並且由於資源耗盡,人類或許永遠都無力走出重力井,核聚變完全就是個無法實現的科學騙局,是某些人出於鼓勵人們前行而搞出的噱頭

人類險一險就在自己的質疑聲中崩潰沉淪。

可控核聚變,千呼萬喚始出來。更廉價、更充沛、以當時的眼界看,近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興能源,彷彿是一針強心劑,令人類文明再度煥發活力,重出地球,開發太陽系,治理母星

然而這股心氣兒,隨著一系列的客觀因素,漸漸跌落。

人類發現,自身的精神思想,無力駕馭更高等級的文明。

用‘小富即安’這個詞來形容,十分合適。

夢想太遙遠,攀爬過於艱難,上位者,位極人臣,財富不絕,下位者,有吃有喝,不要那麼好高騖遠、野心勃勃,那麼會活的很輕鬆。

這就是徐長卿錯過的那些年發生在這個世界上人類身上的事,至少那個時候的聯邦人是這樣的。

共和國滾蛋去火星了,地球成了一片藍色的海洋。

人權,自由。

為什麼要奮鬥?

哪裡來的使命感滿滿?

為什麼要上養老、下養小?為什麼不能每個人把自己照顧好?

為什麼要忙碌工作?為什麼不享受生活,過自己想過的日子,人生本苦短,何必找罪受?掙下萬貫家財,最終能帶走的也就是個骨灰盒,如果是骨灰灑江河的那種,連那個盒子都省了。

於是乎,在很多的幾十年時間裡,人口爆增,個技術領域的進步卻不多。

火星共和國,是因為環境艱苦,又有聯邦這個強敵烏雲蓋定的壓著,所以才再度像當年共和國和平崛起時那樣,上下一心,又奮鬥了幾十年,完成了在科技領域多類別趕超聯邦的。

然後徐長卿來了,沒幾年,毀滅的鐘聲響起。

按理說遭受了如此重大的打擊,人類應該振作了吧?

可實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御珠錄

一月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