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9章 空間擠壓生存艱,斬邪問道,底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十二月二十八日,對於聯邦人而言,最近這幾天真的是度日如年。

全球的戰事愈發激烈,就在這天清晨,冒著瀝瀝小雨,昆明保衛戰打響。

戰鬥由怪物一方先行發動人海衝鋒,在前線,視線所及,大大小小的怪物宛如軍蟻遷徙,鋪天蓋地而來,穿過叢林和曠野,直向城市區而來。

大約十分鐘後,天空出現上千架鷂式飛行器。

它們都是從低空軌道投放的,投放時間比怪物發動全面突進的時間都要早。

這些飛行器宛如戰略轟炸機進行水平轟炸般,向下方投放了大量微型氫彈。

宛如在進行熱氣球比賽,地上升起一團團光球,這些光球將浪潮般的怪群撕裂成碎片,再不復之前的聲勢。

總計投放的微型氫彈超過了一萬顆,廣大的地域等於是被熱核毀滅之力洗了一遍,造成的視聽效果,宛如這片大地被煮沸。

這場作戰聯邦自然是看在了眼裡的,他們承認,外域城邦在核武應用上,的確進入了常規化層面,這意味著更高的可控性。

實際上這就是可控核聚變微型化的一種變種應用。所有的戰甲,都是搭載同類技術的能源裝置的,否則兩千萬機械光是更換高能電池都是件大工程。

毀滅的風暴剛剛跌落峰值,戰甲就紛紛低空飛降,進入戰場。

這是徐長卿特意派遣的支援部隊,總計一萬臺戰甲空投進場。

而聯邦的機甲服戰隊,是又過了二十分鐘後,才衝進了戰場,並且打的十分保守。

這個倒是可以理解,異生物的戰兵沒那麼容易死,徐長卿敢讓戰甲往怪堆裡跳,主要還是趁病要命,時間稍拖一會兒,局勢就又變得不同了。

就像聯邦大兵們進場,看到的就是超級盛宴畫面,那些渾身傷口、還冒著煙的怪物,大口撕吃著被炸的半熟的同類的屍體,身上的傷勢迅速修復著……

這就是異生物戰力難打的一個點,以團隊的角度看,除了打殲滅戰,其他任何一種都很難對其造成致命傷害。

並且異生物在不斷的總結經驗,調整其戰兵的特質。

像機甲服部署較多的地區,怪物結構就同樣十分擅長運動戰,戰術方面也是小隊行動,不會湊堆。

如此一來,機甲服小隊就很難像最初那樣深入滲透,然後指引天基武器或其他超遠端武器對重兵集結的怪物發起打擊。

聯邦大總統一系雖然盡力強化了機甲服的緊急生產,可面對全球入侵的局面,產量依舊顯得捉襟見肘。

並且裝備發放之後也不是立刻就能成軍。機甲服戰士也算是一種技術兵種,想要較好的發揮裝備效能,需要參加總訓練課時不低於100小時的集訓。也就是為期兩週的訓練,逼的緊點能縮減成一週,但那就是填鴨了,效果不是很好。畢竟人每天的記憶能力是有限的。

種種客觀因素,導致直到現在,聯邦也只是勉強建立了三十個集訓基地。相比需求缺口差的太多,兵力一直捉襟見肘,戰術上也就大氣不起來。

聯邦迄今為止唯一的一次以機甲服為戰鬥主力的戰役,就是在平安夜發起的華盛頓保衛反擊戰。

保衛是成功了,反擊效果一般般,部隊的執行力和協調能力差了些,不似外域城邦的戰甲部隊,一嗓子能喊到底,並且有腦算機即時處理大量資訊併發布百夫長級的的行動指令。

當然,戰甲部隊這邊的作戰能力,也是有高低差異的。

最強的是地球教徒一系的部隊,執行命令不打折扣,果斷勇敢。

最差的是火線上崗出身的指揮官。他們並不是慫,而是經常性的質疑指令。這很正常,但這確實是一個癥結。

東南局的各條戰線,都發生過這種事:被稱作自由軍官的火線上崗的指揮官,沒有忠實的執行命令,而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幹了,最終結果看起來很不賴。

於是就覺得腦算機畢竟是機器,思路僵化,很多時候比不上能創造性的完成任務的人類。

這其實就是以偏概全了。徐長卿從來沒有否認過人類智慧的優越性。否則他也不會搞出獨特的腦算機系統,而不是在光子、量子這個方向上攀爬。

就事論事的說,首先腦算機是算整體收益的,哪怕讓一萬官兵戰死當場,也絕對有這麼做的理由。

別說是基層指揮官,就是萬人團的指揮官,也無法以足夠宏觀的角度審視問題。但腦算機可以,並且一直在做。

其次,通往勝利的途徑不止一條,指揮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御珠錄

一月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