厙建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6章 二胎話題(二),第五任縣委書記,厙建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文章作者說,或者,也許養育一個孩子我還能讓他擇校,上個重點小學重點中學,但是兩個孩子為了公平起見,也許倆人都只能去普通小學普通中學。這難道不是雙輸的結果麼?這個表面上看起來非常正確的推論,同樣犯了思維靜止侷限的錯誤。”我說。
“有道理。”省委組織部幹部處副處長董嚮明說。
“作者說,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只看到了眼前十幾年,沒有看到更長遠的人的一生。我們總以為,讓孩子上個興趣班,擇個校,或者,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家裡堆滿玩具書籍,那就是對孩子好了。”我說。
“那麼,我們想過沒有,興趣班真的是必需的麼?擇校真的是必需的麼?一個孩子坐在玩具堆裡孤單地玩數不清的玩具,真的比兩個孩子玩簡單的木頭積木快樂麼?人的一生,真的是父母可以預見並且掌控的麼?”我說。
“就我的理解,我的父母並沒有預見和掌控我。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我會成為國家公務員,到組織部來上班。而且,還能當上副處長。”董嚮明說。
“副處長對你來說,才剛剛起步,你的前程遠大的很啊。”我說。
“前程再怎麼遠大,也沒有你遠大啊。你還比我年輕一點,就已經是手握重權的縣委書記了,全國兩千多位縣委書記中的一員了。跟你比起來,我還差得遠啊。”
“你沒聽說嗎?跟著組織部,年年有進步。你是暫時還不想升遷,要是升遷起來,那就是一飛沖天了。”
“我們別打嘴巴官司了,還是聽聽作者怎麼說吧。”董嚮明說。
“作者說,我們總想用當前自己的經驗,去預測孩子們有無限可能的未來。我們總以為我們為他們設計的路,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名牌大學,再出國,就是最好的道路。然而,這對我們來說也許是最好的路,對於他們來說卻未必。在你付出心血,並且以為很重要的那80%的事情,也許只有20%的重要性。”我說。
“我跟孩子設計的,就是這條路。把孩子無限可能的未來,就侷限在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名牌大學,再出國這幾步上。”董嚮明說。
“作者說,這僅僅是十幾年。那麼,再過十幾二十年,當孩子人到中年時,他或者她不再仰仗你的供應,而你也許卻越來越需要他或者她了。這個時候,你有沒有想過,怎樣對他或者她才是最好?你也許會說,我養兒不是為了防老,他或者她不用管我。但是,倘若這是個心地善良又敏感的孩子,他或者她怎麼可能完全不管你呢?”我說。
“作者還說了什麼?”董嚮明問。
“你們在他或者她小的時候,把資源完全給了他或者她,在他或者她成年以後,這所有的擔子,經濟的,生活的,心理的負擔,全部要他或者她一個人來扛。就像那句話,出來混,遲早都要還的。沒有好事都讓一個人佔全了的。這個時候,我們還沒有提到令人痛苦的失獨家庭的問題。這把機率的劍,高高地懸在每一個獨生子女家庭的頭頂上。”我說。
“也懸在我的頭頂上。”董嚮明說。
“最後,孩子是希望,是未來。充滿了孩子們歡聲笑語的家庭,未來絕不會暗淡。給孩子一個兄弟姐妹,比那些物質的東西不知道要重要多少倍。多少年後,你會慶幸自己的選擇:選擇暫時犧牲了一些個人的時間,經濟上的寬裕,換來的卻是可以陪伴孩子一生的手足之情。”我說。
“作者的話,很能打動人啊。”董嚮明說。
“作者在文章結尾說,以前受到計劃生育管制的,無法給孩子生個兄弟姐妹的父母們,他們當時是沒有選擇的,或者,如果要生,需要付出的代價比今天大很多。但是今天,倘若你無需付出這樣大的代價,就可以給孩子添個弟弟妹妹,為什麼不呢?”我說。
“作者的結論是,人,才是最寶貴的。”我說。
“這篇文章寫的好啊,完全戳到了我的心窩。”董嚮明說。
“我感覺寫的很真實,娓娓道來,就彷彿是說給我們聽的。我老婆想要二胎,加上這篇文章,我就同意了我老婆生二胎的想法。”
“那你想要男的,還是女的呢?”
“你說男女雙全比較好,不過,我覺得無所謂,無論男女,我都要好好把他們養大成人。但我老婆就不一樣了,她是非常想要一個男孩的。她會找人提前做性別測試,如果是女的,她可能會終止妊娠。然後,再看能不能生男的。”
“這樣下去,不是把身體整垮了嗎?”
“我只能預設我老婆幹一次,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