厙建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4章 參觀恩格斯故居,第五任縣委書記,厙建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房子。此外,就是恩格斯出生時的房子,已在二戰中毀於戰火。
在恩格斯故居旁邊還聳立著一座座廠房,據說是恩格斯父輩的紡織廠,它們已成為德國高科技紡織業基地。當地的老人說,從中世紀晚期開始,人們就在伍珀河旁的草地上漂白棉紗、在家庭作坊裡紡織棉紗。
18世紀末,工業化的程序使伍珀塔爾成為一座紡織城。恩格斯的父親是一個大紡織工廠主,在歐洲各地都有工廠和貿易公司。紡織工人的苦難恩格斯看在眼,並設法幫助很多的窮人。
中學畢業的前一年,父親希望恩格斯繼承家業,就讓他中斷了學業,學習經商。就在那時,恩格斯開始熱衷於撰寫政治性時評,並與當時任科隆《萊茵報》編輯的馬克思有了書信聯絡。1844年,恩格斯與馬克思在巴黎市中心的一家古老咖啡館會面,從此開始了兩人長達近四十年的友誼。
在伍珀塔爾老百姓間,至今仍流傳著許多恩格斯助人為樂的事蹟,並把他稱為“伍珀塔爾市著名的兒子”。他的故居還被政府列為德國中小學生的教育基地。故居旁的大街也改名為恩格斯大街。
在故居的東側還有一座紀念碑,紀念碑是當地居民1970年為紀念恩格斯誕生150週年而建的,碑上刻著:這裡是我們城市的偉大兒子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誕生之所,他是科學社會主義的奠基人之一。
遊逛在烏珀塔爾的大街小巷,有關恩格斯的書籍、紀念品等更是隨處可見。恩格斯故居吸引了眾多世界各地的遊客。其中,不乏許多中國代表團和中國的留學生。
除了恩格斯以外,令這座城市在世界知名的是它的懸掛列車。我們平時看到的列車,是在鐵軌上面行駛,而這座城市的列車,是在鐵軌下面行駛,確切地說,是懸掛在鐵軌下面行駛。伍珀塔爾擁有世界上最早最長的懸掛式列車。
當我看到列車行駛時,總覺得隨時要掉下來。
伍珀塔爾以1901年起開放的懸掛式單軌鐵路而聞名。列車軌道長13.3公里。其支撐架於2004年被延伸的同時,保持了歷史工藝,同時對車站進行了現代化改建。這樣,伍珀塔爾的懸掛列車,成為了有著超過100年曆史,但又非常現代安全與快速的短途交通工具,日載客量超過70,000人。
我們坐在恩格斯大街一家咖啡屋裡,慵懶地喝著咖啡。咖啡屋很安靜,就我們五個人。
“陳總,你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的兒子,是正宗的書香門第。你跟我們講一下恩格斯的愛情故事吧。”新華社省分社記者高迎春說。
“可以啊,不過,我要先考一下你們。馬克思的夫人燕妮,你們都知道。恩格斯的夫人叫什麼名字,你們知道嗎?”海水集團董事長陳涼說。
見大家都不吱聲,陳總說:“提醒你們一下,恩格斯故居里,有介紹,還有照片。”陳總說。
“是不是叫瑪麗·伯恩斯啊?”我說。實話實說,恩格斯的夫人瑪麗·伯恩斯,沒有馬克思的夫人燕妮那麼有名氣,若不是陳總提示,我肯定記不起來了。
“這是第一個夫人的名字,還有一個夫人的名字,你們知道嗎?”陳總問。
“恩格斯有兩個夫人啊?”月光縣經貿委主任郭傑龍問。
“是啊,恩格斯的第二個夫人,還是第一個夫人的妹妹呢。”陳總說。
“是親妹妹嗎?”郭主任問。
“是啊。”陳總回答。
“我知道叫什麼名字?”高迎春說。
“你說說看。”
“莉希·伯恩斯。”高迎春說。
“你就別賣關子了,跟我們講一下,這姐妹都嫁給同一個人,是怎麼回事吧?”天行健公司董事長梁剛說。
“好吧,你們聽我慢慢說。1842年深秋,恩格斯告別家人,來到英國曼徹斯特的‘歐門—恩格斯紡織廠’當總經理。在那裡,恩格斯開始真正深入工人們的生活。1843年,23歲的恩格斯認識了愛爾蘭工人姑娘瑪麗·伯恩斯。”陳總說。
“瑪麗是一個純樸的愛爾蘭紡織女工,在曼徹斯特的一家棉紡織廠裡打工。比恩格斯小一歲,她的父親是一個染色工人。”陳總說。
“瑪麗雖然是普通工人家庭出生,但性格爽朗,充滿青春的活力,工廠的沉重勞動沒有能夠使她的熱情枯竭。她那純樸大方的舉止,永不衰竭的毅力,活潑的姿態,以及她那‘野薔薇’般的美麗和‘黑亮勇敢的目光’,都給恩格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年輕的恩格斯被她深深地吸引著。”陳總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