厙建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章 殘垣斷壁的紅廟,第五任縣委書記,厙建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文:第117章 殘垣斷壁的紅廟 我和縣公安局局長文勝天在紅廟鄉政府旁邊的田野上,邊走邊聊。
文局長說:“常書記啊,我給你提個建議吧。你抓緊時間,把紅廟鄉的領導班子調整一下吧,這樣下去不行啊。”
我說:“我也想調整啊,我的心情比你還急迫啊。你放心,我會調整的,但要一步步來啊。”
“期待書記出招啊。”文局長說。
“上午我說過,你回局裡後,把紅廟鄉的‘黑惡勢力’查一下吧。另外,一號礦場溪流周邊的村民被礦場打的事,也要查一下。農民善良無助,我們一定要為他們撐腰,為他們伸張正義。”
“好,我回去後馬上查。”
“查的情況儘量保密,有什麼發現,馬上告訴我。”
“好。”
我說:“我們該為紅廟鄉未來的負責人打掃打掃房間了。”
我們回到了紅廟鄉會議室,我坐在沙發上,閉上眼睛,打起盹來。
下午兩點半鐘,紅廟鄉黨委書記湯吉祥、鄉長居如意帶著我們,乘車向紅廟遺址駛去。
我們來到山腳下,由下往上看,一片殘垣斷壁。我邊看邊想象著昔日紅廟的樣子,想著廟會的盛況。
我說:“你們願意歇息的可以歇息,就在這裡等我,我要到山頂上去看一看。”
沒有人歇息,我們一行人慢慢向山上走去。一路上,在殘垣斷壁之間,我發現了許多很粗壯的樹根,在樹根旁邊,一些樹、草、藤蔓任憑風吹雨打,任憑嚴冬酷暑頑強地生長著。這讓我想起了大唐詩人劉禹錫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詩句。
我問:“你們有誰知道,這些樹根是怎麼回事啊?”
湯書記說:“大練鋼鐵時,被村民砍了。”
我嘆了一口氣說:“這麼粗壯的樹,可惜了。若長到現在,一定是古木參天,濃廕庇日啊。我們不談廟,就談這些連片的古樹,就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風景啊!”
“是啊,是啊。”大家都附和著。
我站在一個看起來是單體最大的廟宇的殘垣斷壁前,問湯書記:“假如我們回到從前,回到紅廟盛況空前的年代,你猜猜,我們這座廟宇應該是什麼殿?王主任,你不能說啊。”
“是不是天王殿啊?”湯書記說。
“居鄉長,你猜猜。”
“是不是觀音殿啊?”居鄉長說。
“文局長,你猜猜。”
“是不是伽藍殿啊?”文局長說。
“王主任,你猜猜。”
“是不是祖師殿啊?”王主任說。
“程秘書,程華國,你猜猜。”
“是不是大雄寶殿啊?”程秘書說。
我哈哈大笑起來:“俗話說,沒吃到豬肉,但看到了豬在跑。你們說,你們從小到大,沒有到過寺廟?到過寺廟,居中、最大的誰不知道是大雄寶殿?你們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啊。”
我們一行都笑了起來。
我說:“湯書記,居鄉長,你們身在紅廟鄉,你們想過沒有,寺廟是像現在這樣,殘垣斷壁好,還是像從前的廟宇巍峨、香火鼎盛、遊人如織,廟會盛況空前好?請說真話。”
兩人都默不作聲。
我點將了:“湯書記,你說說。”
“當然,當然是廟會盛況空前好。”湯書記說。
“那你呢?居鄉長。”
“有個完整的廟總比這殘垣斷壁好,還有,盛況空前的廟會可以活躍經濟,恢復傳統文化。”居鄉長說。
“有人提出過重建紅廟嗎?”我問。
“有。”湯書記回答說。
“那你是怎麼回應的?”
“我們拿不準,態度不堅決,沒敢答應。”湯書記說。
“核心問題是,建廟的基礎沒了。”居鄉長說。
“什麼基礎沒了?”我問。
“一般來說,建廟要建在山青水秀之地。我們鄉多年以來,開山炸石,取石採礦,把好端端的青山綠水毀了,把好端端的自然風光破壞了,建廟已經失去了基礎。失去了基礎,也就失去了意義了。”居鄉長說。
我說:“你們還知道青山綠水的重要性啊?”
我們一行繼續向山上走,走到山頂。剛開始感到視野開朗,再多呆一下,一陣陣採礦的粉塵隨風飄來,讓人皺眉頭。
我嘆氣道:“連山頂都不能倖免啊。”
可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