厙建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章 重建儀式開始前,第五任縣委書記,厙建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防不測。
劉主任報告說:“兩輛救護車已經到位,相關的預案我們已經做好了。”
我問:“配合方面怎麼樣?公安局的幹警到位了嗎?”
“到位了,公安局派了一位副局長和我們的一個副主任在一起,可以隨時處置突發事件。”劉主任回答說。
我說:“希望不要發生什麼事,若發生意外,請一定要快速處置,儘量做到有條不紊。我跟文局長反覆交待過,你也要跟你們的人說清楚。”
“好。”
“還有,你們知道遇難者家屬坐的地方嗎?”我問。
“昨天我們來過現場了,剛才我們的人又去看了遇難者家屬坐的地方,跟公安局的同志一起,設計了幾條退出的線路。”
“好,很好。”
我問王主任:“是哪個部門負責通知、組織遇難者家屬參加重建儀式?”
“教育局牽頭,經貿委,民政局配合。”王主任說。
“你問一下,教育局的負責人在哪裡?”我說。
王主任打完電話,縣教育局黨委書記鄧學貴,局長張文章跑了過來。
“一共有多少名遇難者家屬參加儀式啊?”我問。
“一共177人。”張局長回答。
“他們能全部參加嗎?”
“我跟鄧書記反覆核實了,177人全部參加。”張局長說。
“我最擔心你們這一塊,剛才還在和劉主任說這事,為了防止意外發生,你們做了什麼預案沒有啊?”
“做了。”
“你說說看。”
“一,我們抽調了精明強幹的23名同志,和177名遇難者家屬編在一個方隊裡。方隊一共四排,每排50人。我們每一排至少安排了5名同志。”
“很好,接著說。”
“二,我們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進行了預判,我們認為,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遇難者家屬情緒失控,各種哭喊。為此,我們提前先給每個參加儀式的遇難者家屬做了工作,還把這些遇難者家屬請到教育局會議室,專門開了會,統一做了工作,也提出了儘量維護秩序,確保重建儀式順利進行的建議。”
“很好啊,你們考慮問題很周到啊,接著說。”
“再就是有人情緒激動,或者再受刺激引發各種疾病。劉主任在這裡,我們事前跟衛計委進行了溝通。若發生這種情況,我們迅速把人移交給衛計委,由衛計委進行處置。”張局長說。
我問:“劉主任,是這樣嗎?”
“是這樣,我們雙方的人,現在都在現場,都在進行對接,進行現場演練。確保無縫對接,不留死角。”劉主任說。
我接著問:“張局長,鄧書記,你們還有什麼預案?”
“有。我們擔心有人哭喊,叫喊,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的人會馬上把人扶出儀式現場,交給公安局或者衛計委的人。”張局長說。
“我們的23個人訓練過嗎,能否在現場有效而迅速地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啊?”我問。
“我們訓練過了,還請公安局的人來指導過,請書記放心,我們保證做到萬無一失。”鄧書記說。
“那就好,儀式有一項議程,就是面對淩河大橋,默哀一分鐘,需要每個人都站起來轉身,你們200人的方隊排練過沒有?”
“排練過,儀式開始前,我們還會繼續排練。”鄧書記說。
“好,我這只是問個大概,具體的細節,還請你們多考慮,多操心。總之一句話,不能出任何紕漏。”我再次囑咐道。
我和王主任來到主席臺上,我說:“全體起立,轉身,面對淩河大橋默哀這項議程,不能事先彩排,你覺得有問題嗎?”
“沒有,如果你還不放心,可以不轉身,直接站起來默哀。”
“那樣不好,還是面對淩河大橋好一點,鄭重和莊嚴一點。”
“常書記啊,我能不能跟你提點意見啊?”
“可以啊,你對我有什麼意見可以隨時提啊,你提吧。”
“書記啊,我覺得你操心太多,太累了。”王主任說。
“你是表揚我,還是批評我啊?”
“既不是表揚,也不是批評。譬如,今天的這個活動,你可以提出要求,具體的問題交給我們辦啊。你事無鉅細,事必躬親,面面俱到,會把自己累垮的。”
正說著,組織部、統戰部部長諸葛瑾來了,好像有什麼話要說。我就對王主任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