厙建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章談心黨史辦主任(一),第五任縣委書記,厙建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自己的親戚做,我們還是說沒有。史部長就問,那別人能做,他內弟為什麼不能做?”穆主任說。
穆主任說:“我跟局長聽得一愣一愣的,只好跟局長一起,輪流地、耐心地跟他解釋,他就是聽不進去。還批評我們不講政治紀律,不守政治規矩,不講組織原則。”
穆主任說:“後來,黨史辦的主任退休,史部長就透過常委會,把我調到了黨史辦。”
“按說,這事局長張文章也有責任啊。怎麼不動局長動你呢?”我問。
穆主任回答說:“先說第一件事,調史部長弟媳進來當老師的事,我是黨委書記,主管人事,自然而然應該承擔主要責任啊。”
穆主任說:“再說第二件事,確定建設工程專案的事,按照上級要求,凡屬重大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要專案安排和大額度資金的使用,即‘三重一大’,必須經集體討論作出決定。對我們教育局來說,集體討論作出決定就是黨委討論研究決定,我是黨委書記,主持黨委會,自然應該承擔主要責任。史部長的矛頭自然要首先對準我。”
“那張局長就沒事了?”
“不是沒事,史部長畢竟不是主要領導,一次拿掉兩個主要負責人有難度,先把我拿掉後,準備下次再把張局長拿掉。”
“那張局長拿掉了嗎?”
“還沒來得及拿掉,史部長就調走了。”
“調到什麼地方去了啊?”我問。
“市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人,後來聽說他病了,病得很重。再後來,他跟我發微信說,說我是一個很有正義感,很有責任感,很有工作能力的人,他對不起我,不該這麼對我,不該這麼整我。唉,人之將死,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啊。”
“聽說你還幹過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我問。
“是啊。”
“那你對我們縣的民族宗教怎麼看?”
穆主任說:“就民族來說,我們縣少數民族主要有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大約是兩三百年前,遷移來的,在我們縣形成了兩個自然村落,大約有四五百人,他們主要的要求就是要建一座清真寺。”
穆主任說:“就宗教來說,我們縣信教最多的是基督教和佛教,基督教信教群眾主要在教堂進行宗教活動,主要學習《聖經》,唱聖歌。佛教信教群眾主要在佛堂進行宗教活動,學習佛教的一些經典及佛事活動。只要愛國愛教,在國家法律和法規的框架下活動就行,沒必要緊緊張張,大驚小怪的。”
“你對紅廟鄉的紅廟怎麼看?”我問。
穆主任說:“紅廟鄉始建於隋朝,興盛於唐朝,歷史上多數時候,都是遊人如織,香火鼎盛。根據史料記載,自唐朝以來,紅廟廟會盛況空前,方圓百里的人都來趕廟會,逛廟會。紅廟廟會也是重要的產品集散地,雖然戰難有所中斷,但一直到民國時期,紅廟廟會都是一個經濟中心,文化中心。”
穆主任說:“過大年,逛廟會已經成了傳統習俗的一部分。用現在的話來說,是一塊很好打,打的出,打的好,打的開,打的響的牌子。可惜這塊牌子弄丟了。”
“那我們能恢復起來嗎?”我問。
“我原來當民宗局局長時,曾經建議恢復廟會,恢復傳統文化的優秀部分。要恢復廟會,就是要首先恢復重建紅廟,但領導們的意見不一,看法也不一致。我當時還兼任過縣政協專委會下面的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委員會主任,多次在政協會上呼籲,多次聯合政協委員提提案,但都是石沉大海,無聲無息。”
“那你說,假若我們現在要恢復重建紅廟,你覺得有多大的難度?”我問。
“最難的就是拍板難,決策難,如果領導們決定或者說同意復建紅廟,其它的問題就簡單多了。”
“簡單多了?沒你說的那麼簡單吧。我去紅廟原址那裡去看了一下,感覺要恢復重建,需要一筆很大的資金,資金就是最大的難度啊。”我說。
“復建紅廟,首先領導們要拍板。如果拍板了,那問題沒有您想象的那麼難。”穆主任說。
“你知道我們縣的財政狀況,十個罈子六個蓋,捉襟見肘,入不敷出。到哪弄那麼一大筆錢復建紅廟呢?而且,照我的觀點,要復建,就要恢復歷史上最為鼎盛時期的榮光,這花錢更多。”我說。
穆主任說:“書記啊,復建宗教活動場所,沒必要動用財政資金啊。只要尋找一位大德高僧,振臂一呼,應者雲集,說不定三下兩下就大功告成了。如果書記決定復建紅廟,我建議立即著手做恢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