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二章 牛頭山滅門案(1),草莽警探,形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牛頭山位於京北市西約80公里,屬於京北市與鄰省交界的地帶。

徐行二當法醫二十多年了,經手大小案件無數,京北市周邊早已跑遍,閆儒玉和吳錯倒是第一次去牛頭山,徐行二就給兩人當起了導遊,還講起了從前在牛頭山破過的案子。

“94年那起無頭案你們聽說過嗎?”徐行二道。

吳錯搖了搖頭,94年那會兒他應該正在上幼兒園大班。

倒是閆儒玉一邊開車一邊道:“牛家三兄弟被殺,兇手殺人後把人頭砍下來煮熟,帶到林子裡喂野狗,是嗎?”

“這得有多大的仇啊?!”吳錯道。

徐行二點點頭,“那會兒我剛參加工作,師傅帶著我去現場,我對那個案子印象可太深了,慘啊!三兄弟晚上湊在瓜地窩棚裡,一邊看瓜一邊打牌,第二天中午,老大媳婦覺得不對勁兒,怎麼這時候還不回來?去地裡一看,三個人全死了,整個窩棚都讓血染紅了,三顆人頭全都不見了。”

“後來呢?兇手是誰?”吳錯問道。

“兇手是同村的一對父子,父親將近40歲,兒子也快20了。因為他們是外來戶,且兩人都是啞巴,總是受牛姓人家的排擠欺負,尤其是被殺的牛家三兄弟,這三人平時可以說以欺負啞巴父子為樂,所以才慘遭殺害。”

吳錯不由咂舌,“牛頭山地方不大,一出事就是大事啊,20年前三兄弟被殺,現在又是一家*****想想就瘮得慌。”

“人民公僕還怕這個?”閆儒玉撇撇嘴,又在後視鏡裡對吳行二道:“當年牛家三兄弟的案子我只是略有耳聞,具體的情況卻不清楚……”

“你是想問破案經過?”徐行二道。

這下,閆儒玉和吳錯一起點頭,就像兩個警校學生。

“20年前不像現在,那時候沒有這麼多先進的刑偵手段,像dNA檢測啦,監控攝像啦,都沒有。透過屍檢,我們發現屍體頸部的刀傷很長,傷口明顯一側深,一側淺,且有兩處刀傷帶有拐彎。”

“拐彎?”

“這個沒法具體描述,總之就是和一般的刀傷不一樣,你要知道兇器是鐮刀就明白了。”

“鐮刀……”吳錯伸手比劃了幾下,就像手裡真的拿著鐮刀似的。

“因為鐮刀是7字形的,會形成特有的一側深一側淺的傷口,而且能在頸部留下半環狀的傷口——也就是所謂能拐彎的傷口。”閆儒玉解釋道。

“不錯,就是這個意思,”徐行二繼續道:“另外,我們在現場——也就是牛家的西瓜地發現了幾枚比較清晰的腳印,還有瓜秧被踩壞的痕跡,透過腳印我們確定兇手是兩個人。

還原了兇手進入和離開現場的路線後,我們發現兇手是從牛頭山村方向來到現場的,殺害牛家三兄弟以後,又向著牛頭山村方向離開,由此推斷兇手很可能是本村人。”

“同村?那嫌疑人範圍就縮小了不少。”吳錯道。

“說是這麼說,但兇手下手特別乾淨利索,始終沒找到直接證據,而且三顆人頭也一直沒找到。像這種大案,上面限制了破案時間,我師傅急得起了一嘴大水泡。

當地派出所也著急,組織村民配合調查,讓我們挨家挨戶地檢查鐮刀,一遍排查下來,幾個與牛家三兄弟交惡的人卻都排除了嫌疑。

啞巴父子也在我們的嫌疑人名單上,但啞巴家的鐮刀很舊,看起來好幾個月沒用,已經生了鏽,就連刀柄的木頭都裂縫了,顯然不是兇器。

案子沒有進展,我和師傅幾乎天天住在村裡。我記得很清楚,那是案發後的十三天,鄰村有集市,好多村民大清早就去趕集了,村民陸續回來的時候,有人買了一把新鐮刀。

這倒是讓我們受了啟發,我和師傅就趕到集市,找賣農具的打聽——那會兒實在是沒辦法了,只能死馬當活馬醫——我們給賣農具的看了幾組嫌疑人照片,問他這些人裡有沒有最近買過鐮刀的,你猜這麼著?賣農具的老大爺一下子就把小啞巴指了出來。

老大爺說那大概是幾個月前,兩個啞巴從他這兒買走了兩把鐮刀,當時小啞巴搶著拎東西,生怕他爸累著,特別孝順,老伯還在心裡想:這麼好的孩子是個啞巴,可惜了!所以印象比較深。

有了這條線索,啞巴父子瞬間成了重點懷疑物件,他們也察覺到了異樣,開始裝聾作啞——你們別笑,我這形容還是很貼切的,原本我們還能憑手勢簡單交流,可是一比劃買鐮刀的事兒,他們要麼乾脆看不懂,要麼胡亂比劃一通。為這個案子還專門從市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世天災,我帶空間囤億萬物資

二兩桃花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