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懵懵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十七章古今最可笑的詩句,理科學霸的三國,味道懵懵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布坊,煮鹽,水泥,肥皂。以及衍生出來的養殖業,總之現在的蜀郡只要你願意去努力一下,到處都充滿了活計。在劉璋強行的干預下,那裡可沒有什麼人敢剋扣。畢竟管理制度什麼的都有明確說明……

“主公這裡少了一份奔頭,那些普通的百姓感覺很是平常,卻沒有咱們那裡的有生機。”小劉卻是看的清楚,他天天跟著劉璋忙裡忙外的。

劉璋點頭說道:“或許吧!大牛你和小劉去把咱們的白鹽找一些貴人送出一些,口令就用益州牧拜訪吧!記得每家達官貴人都送一些,還有在去買就讓他們去蜀郡。順便在集市上面說明蜀郡大量招工的訊息,讓那些流民和沒有活路的百姓可以前去益州。張任和我一起去這酒樓裡面看看……”吩咐了自己的狗腿子帶著下人幹活去,劉璋換了一身書生衣服朝著酒樓走去。

果然任何時代再苦再窮再亂,也有朱門酒肉臭的時候。旁邊的集市到處是皮包骨頭的平民,還有不少的孩子被老人帶著在這裡撿著那些商販掉落的垃圾,而旁邊的酒樓裡面卻傳來陣陣的聲樂……

這一幕幕讓劉璋想到了一句古今最為可笑的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句詩詞說的真是好啊,借用商女唱後庭花來諷刺統治者。平白無故讓商女揹負了千百年來的罵名,古代女子的地位何其地下?更何況這些賣唱的女人呢?她們朝不保夕,甚至有可能在下一秒就被那些達官貴人給打死,還想指望這群連飯都吃不飽的人去想國家嗎?倉廩足而知禮儀,飯都吃不飽,生活都過不下去那裡還有什麼國家的榮辱感?借用一切生不由己的人諷刺當今統治者,端的不為大丈夫所謂。

這句詩,劉璋一直都看不起。這感覺就像是利用一個女子換來百年的和平一樣。劉璋不明白在古代這麼大男子主義的時代,這麼做那群所謂的男人不丟臉嗎?這個時候劉璋明白為什麼明朝那麼多的不堪卻始終讓猴人感覺到驕傲……

漢唐的強盛讓人感覺到由衷的嚮往,卻只有大明的傲骨令人感覺到敬佩。或許明成祖當初也不知道這個口號給明朝帶來多大的傲骨。劉璋看不起明朝的當政,看不起明朝計程車大夫,看不起明朝的文人,卻唯獨對明朝的氣節和風骨為之敬佩。

說真的明朝沒有漢朝的霸氣,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沒有盛唐的強盛,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沒有宋朝的繁榮,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但有“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的典範言行。

但是,明朝有:“無漢之和親,無唐之結盟,無宋之納歲薄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明朝無論是遇到多大壓力,既沒有屈膝投降,也沒有割地賠款。萬曆三大徵,七年抗倭援朝打的日本300年不敢與中國開戰。即使到了明末那種內憂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兩路頑強對付清軍和李自成,對關外的國土自始至終沒有放棄“全遼可復”的願望。從明英宗到崇禎帝的幾次北京保衛戰中,明朝仍然寧死不遷都,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人不可有傲氣,卻不能沒有傲骨。但是這個民族經歷了清朝之後,在到近代。這句話就成為了莫大的諷刺,傲骨?氣節?真的太少了。在千百多年前,這個國度的人,是何等的傲氣?那種發自靈魂深處的傲氣簡直讓世界歎服……

百多年的時候我們丟掉了什麼?劉璋說不清楚,自己都沒有傲氣,也沒有傲骨,那裡有資格說別人呢?我們總喜歡說古代的我們怎麼怎麼樣,我們總喜歡沉湎在古代的強大,可總是忘了上下幾千年歷史給與我們的教訓……

看著那一群群光鮮亮麗的人,對面一群群連飯都吃不起的人。這種強烈的對比,劉璋腦子裡面一時間想的太多了。果然啊,縱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爛柯舊事

5527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