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懵懵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章 新文字的衝擊,理科學霸的三國,味道懵懵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己出名的事情,劉璋並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也不在意。自己可是要堅持發展的人,才不在乎這些虛名。或許說後世只要不是清流並不會有多少人在乎這個名聲。一個多月水泥因為溫度的問題遲遲不能生產出來,為此大窯已經改進了好幾次。白鹽倒是出來了很多,第一批劉璋坑了不少大戶,剩餘的卻是留存了一下,等待劉璋用來獎賞,最後才是準備售賣的。

好東西出來如果不給自己人,就有點寒心了。尤其是辛苦勞作的法正,張松等人。劉璋留下一部分可以用來獎賞,這東西在這個時代可比金錢好用。至於自己招收的學生,劉璋只能說很不錯。比起後世那些不愛學習的學生,這個時代的孩子明顯成熟的早。對於拼音這種符號,對於新文字的接受能力遠遠超過了劉璋的想象。

當然這種新文字的出現,讓益州的不少士族大罵劉璋敗壞祖宗,敗壞傳統。可是劉璋不在乎啊,那些人一不歸自己所用,而不打算為自己效力?劉璋會在乎他們說什麼?只要不給自己找事,隨他們亂說。

反倒是在蜀郡跟著劉璋的人卻積極響應這種文字的學習,從幼兒的啟蒙三字經開始,就連法正和張松每天下午都會雷打不動的來聽劉璋講課。兩個時辰,劉璋不喜歡說什麼經意,這種東西自己回去學習就好了。

上課的時候大多是講一下新文字,然後就講一下新奇的事情。偶爾傳遞一下經濟,民生,方面的事情。這種授課方式加速了認識文字,開闊了這些古人的眼界,當然對於執政並沒有什麼卵用。這些人劉璋打算讓他們教導下一批的學子認識字,到時候這些人都是啟蒙班。當然有人才那就是以後的事情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新版紙張的改革,已經活字印刷術的出現。一本三字經印刷了大概千百本流傳在蜀地。別的地方劉璋不知道,可蜀郡已經出現了自己的賢明。至於自己期待的鍊鐵?水泥?這些事都沒有成功……

“法正啊,咱們人少啊!工匠待遇提高之後,從外地來了不少工匠到我蜀地,可惜咱們還是人少啊!你看那織布機出來之後只有幾百女子在生產,一天的布匹也不過千百尺。那水泥現在才有起色,那煮鹽的地方也缺人,更別說我打算開發的新城。張松,法正,你們看看有什麼好辦法沒?”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劉璋空有一肚子的東西,可惜沒人施展怎麼辦?最近自己查閱了一下十萬個為什麼,對於水泥的改革已經告訴了他們。可惜人還是少……

川地也多礦,可惜自己也沒人開墾。反正就是百廢待興空缺人。現在的劉璋每天巡視蜀郡城,根本看不到有閒人。前幾天法正一直在問自己要人,就連主管印刷方面的張松也是天天找自己要人,更別說那張任了。劉璋現在一腦門都是包,這些人都不考慮自己受得了受不了?

“主公益州百廢待興,各種地方都缺人,我們不如去關中之地借人?另外我們可以去荊州買奴隸,這樣我們可以謀劃漢中!”法正也是愁得很,那鹽地一天所產本來可以更多,只因為自己手中人少。現在益州都知道法正主管白鹽,百姓的食鹽都被劉璋壓得很低,但是這份功績卻給了法正。當然對於外出買奴隸,尤其是最近的荊州,他覺得可以去。另外法正還算計了張魯……

張松笑道:“孝直此法甚好,不僅可以買來一部分女奴還可以麻痺那張魯,到時候我們只需要少量士卒定然可以攻下那漢中之地。”張松覺得可以兩手齊下,東州兵已經訓練很久了,是時候外出行走一番。並且此番大計在於對那張魯的謀劃,當真可以為之。

“嗯,此法可行。那麼如果購買來的女奴,就賜予她們新城房屋一座,荒地兩畝,有官府世代租給流民,並且永久只收一層稅。這兩畝地永遠不允許販賣,不允許漲稅。”說完劉璋看著法正問道怎麼樣?

法正聽聞皺眉說道:“主公,永久一層稅是不是太少?兩畝地雖然不多,卻是永遠租給那些流民,災荒之年恐怕我們會出現問題。更何況那些人不過是一些奴隸而已……”兩畝地勉強夠一家所用,一旦有了災荒絕對是餓死一家。這會為以後的發展留下很大的隱患。要知道現在的土地產出絕對是低的令人髮指。

劉璋聽聞:“我說的是新城,至於災荒?如果有五年時間給我發展,哪怕是災荒三年也不算什麼難事。食鹽可以售賣天下,水泥的用途可不簡單,現在沒有出現,你們看不到好處,等到以後你們就會明白。更何況我們的織布更是便宜,這樣量產足夠積蓄天下財富,更何況我還有一種食物,畝產三四千斤沒問題,也就是你們口中的二三十石。”有了土豆這種神物,五年的穩定發展,劉璋真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爛柯舊事

5527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