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懵懵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百八十九荊州工坊,理科學霸的三國,味道懵懵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故土難離這話在這個時代沒有,可這種情緒可是有的。雖然只是暫時離開故土,可不少的工匠對著長安拜了又拜。這一次和之前不一樣,之前是逃亡是為了延續,可如今卻是為了強大,為了能讓家園更加的安全。
最先到達荊州的依舊是水泥工人,話不多話直接找一偏僻的地方開始建造大窯。其次就是加工煤炭的,然後是紡織工坊的,最後才是鍊鋼的。煤炭的利用在長安已經開展了,這種小火爐極其的方便,無論是生火做飯,還是燒水泡茶都很便捷。
很快荊州的街頭已經有各種長安來的管事在招工,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做工幾天休息幾天,一天多少工錢,什麼時候結算,每天還有一頓飽飯管。這條件簡直不要太誘人,如此多的工坊立刻就衝擊了荊州的日常生活。
面朝黃土一輩子都沒有做工賺的多,不少的家裡人立刻投入到了工坊裡面。早就有了自己體系的工坊,很容易就接受了這些新人。在所有工坊劉璋只要求了一點,那就是一定要洗澡。
工坊是人員集中的地方,這裡的衛生一定要保證,一旦出現瘟疫之類的東西就太可怕了。在這個時代瘟疫就代表著一死死一大片。每天做工前都要喊一遍口號,不準喝生水,不準隨地大小便,不準髒兮兮的做工。反正口號喊多了也會有一定的作用,最起碼愚民就很好了。
黃三兒因為在家中排行老三所以就直接取名黃三了,窮苦人家能有個名就不錯了,至於成人之後的字?那卻是萬萬不敢奢求,窮人哪有字可言?黃家有三個兒子,二個女兒。可是大哥和二哥在之前就餓死了,家中這才勉強度過……
老父老母已經老了,也失去了賺錢的能力,只能每日去山野中採些野菜之類的,可就在一年前老父親不慎跌下山崖雙腿已經殘廢。好不容易撿回來一條命,可家中再也無以為繼。家中的重擔在一天就落在了年僅十八的黃三身上……
這種窮苦人家有著兩個年老的父母,更是有著兩個剛剛懂事的女娃,那裡還有姑娘願意嫁給黃三兒?雖然已經到了迎娶的年紀,可卻沒有一個姑娘願意上門。老父老母終日眼淚連連,兩個妹妹也是可憐兮兮。
就這麼一晚上黃三長大了,主動扛起家的責任。每日早出晚歸,只是為了讓這個家能吃飽。黃三並不怨恨這個世道,要知道在其它地方還是有戰亂的,這裡卻是和平的很。只要自己多辛苦一些就可以吃飽,那還奢求什麼?
可是隨後的一年到了,劉璋舉兵攻伐荊州戰火已經燒到了最後一片安靜的樂土。大兵打來之時,不僅僅是百姓感覺到害怕,那些士族官僚一個個都格外的害怕。劉璋雖然是漢室,可傳言這個人荒淫無度,更是兇殘異常。如果這種人佔據了荊州,他們這種小民還有生存的機會嗎?
可賊人勢大,襄陽在那賊人的攻伐之下只是堅守了幾天的時間就城破了。聽說州牧大人更是被那人驅逐在外,城中的百姓一個個鎖緊了門關,雖然知道沒什麼用,可還有著稍稍的心裡依靠。
百姓們惶恐不安,當官的也都害怕的不行。可是接下來的幾天,他們發現城內雖然戒備森嚴卻並沒有戰亂。那些外來計程車兵佔據了城內之後,立刻在城內開始巡邏,凡是有搗亂立刻就被抓了起來……
隨後幾天城內更是有了不少的商人來賣東西,城內憋了幾天的小民早就忍不住了。大戶人家無所謂,反正存有餘糧,可是像黃三這種小戶人家那裡有什麼餘糧?一個個忍不住出來準備做工,可是他們看到了城內居然多了不少的小販,賣吃的喝的用的更是他們從沒有見過的。如此之多的商販在這裡,襄**本不像是發生過戰亂的地方。這讓城中的小民很是小心翼翼的觀察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