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懵懵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百九十八慘絕人寰,理科學霸的三國,味道懵懵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後世劉璋記得最苦就是非洲的難民吧?那可真的是餓到皮包骨頭,可是劉璋想不通那裡雖然有乾旱,可也不至於沒有農作物。那裡有很多地方都適合人類生存,可是為什麼那裡的百姓會那麼的慘呢?劉璋總結出來一個道理,那就是人類的勤奮程度以及對生活的渴望。
劉璋絕對不是妄自猜測,這個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絕對是華夏。只有一線生存的機會,只要有活下去的可能這裡的人們就會為之奮鬥,哪怕用幾代人去奮鬥。最重要的是當代的人都會為後代人考慮,就是為了能有家的延續……
可是此刻,劉璋真的看到不少的孩子當真是皮包骨頭,一個個捧著比他們頭都大的碗在喝粥。喝了一碗甚至恨不得把碗都舔個乾淨,卻瑟瑟發抖的不敢上前。這是怎麼的心酸呢?
“去告訴百姓一次不要吃太多,不然會把人撐壞的。告訴他們明天這裡還有施粥……”如果撐死了,那就真的可笑了。
隨著幾個官吏在一邊吆喝,這些百姓才放心了不少。只是看了一會兒,劉璋就不想也不敢在看了。這裡還相對比較平靜,可百姓還是這般模樣。那麼江淮地區就可想而知了,那裡當真是易子而食啊。
如果不是活不下去,誰願意易子而食啊?這個詞彙,這個成語,當真是包含了百般情緒,萬般無奈。扭頭朝著府內走去,自己還是適合坐在主座上指揮,根本不適合在第一線奮鬥。
慢慢的出來的百姓也越來越多了,看到這裡計程車兵似乎不是原本的黃巾軍,而是一些從來沒見過計程車兵。整整一個下午這裡都在忙碌,反正劉璋糧草多根本不用在意這些。隨後的兩天街道上才逐漸開始安穩了起來,陸陸續續有百姓出來下地做工了。
城內計程車兵比起之前的黃巾軍卻是好的多了,嚴明的軍紀卻是讓這些百姓少了許多的害怕。百姓出來的越多,劉璋才見識到了什麼是真正的災區。大部分下地的人都是赤裸著腳,偶爾有講究的穿著草鞋,總之這裡豈是一個慘字了得?
可讓劉璋想不到的就是劉璋背後的商人,這些人在劉璋到達的第二天立刻就帶著物資來了。劉璋看著街道兩邊幾個地攤,真的是無語了啊。這徐誠真的是緊緊跟隨自己的腳步,只要自己到一個地方,他立刻就著手安排人來。
其實這樣也挺好的,雖然這些百姓沒有錢,也沒有什麼糧食,可是劉璋能收的東西太多了,無論是藥材,還是動物的皮毛,乃至於一些奇怪的金屬,都可以在商販這裡換取東西。反正長安有專門做這種事情的人,有些商人可是收到了大量的藥材,然後去華佗那裡發了大財……
劉璋這裡就是講究一個誠信為本,講究按照規矩行事,所以這些商人活躍的程度簡直可怕。這裡的百姓沒有錢,可卻能以物換物,這讓商人有了生存的餘地。更過分的是有些商人背後還有工坊主事的身影,他們一個個勾引著那些百姓搬家,恨不得把這些勞動力全部忽悠到荊州去,據說只要忽悠去青壯年主事可是會給不少的錢呢。
劉璋也沒想到自己不知不覺養出來這麼一支後勤隊伍,說起來自己要是找這些商人運送糧食之類的話,恐怕會很簡單。自己每佔領一個地方,這些商人就是收穫最大的。如此看來這些商人還可以有大用了?比如說讓他們投資一段路的費用?
“主公前方傳來訊息,第一批災民快要到了。”劉璋這個主公在李儒看來實在是太清閒了,他基本不處理政務,更是不會去管理軍隊,只是每天定下章程,定下任務。第二天在檢視,自己卻很少自己去處理……
這個臨時的院子實在是太小了,畢竟是窮地方連個像樣的宅子都找不到。尤其是這裡天氣熱的可怕,乾旱天氣的時候到處都是塵土飛揚。江淮地區的大旱造成那裡的百姓流離失所,這裡多少也受到了乾旱的影響。
“去附近的河流安置災民,讓那些百姓都去洗乾淨了在喝粥。另外婦女的設定分開來進行萬萬確保當地的安全問題,其次只要有作亂的立刻殺了。優先把食物供給孩子和女人,其次才給男人……”非常時期行非常手段,餓極了的百姓絕對是可怕的。
換好衣服,劉璋帶著張任等人走了出去。說起來劉璋到這裡的時候,最開始還真有不少毛賊來上蔡打秋風,可在看到這裡重兵把守之後一個個嚇尿了。隨後張任直接帶騎兵追擊出去,凡是做了山賊的直接殺根本不給他們解釋的機會,劉璋也懶得去管裡面有什麼名人之類的,如果有那就認命吧。
這個時間點已經到了下午,劉璋帶著眾人看著不遠處河邊的災民。真的是災民啊,衣不遮體,蓬頭垢面。隨著士兵的驅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