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懵懵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百三十出兵小沛,理科學霸的三國,味道懵懵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古代出兵打仗和現代不一樣,因為出兵很慢。畢竟糧食要帶著走,而不是像現代一切都有飛機之類的運輸工具。要知道在古代光是這個糧食運輸就非常的難,更別說快速救援了。如果是自己的領地還好,如果是別人的領地一定要小心。如果糧道被劫了,對於自己這邊的打擊簡直不要太大了……
“將軍,軍情如火啊。我家主公的兩位兄弟悍勇無比,說不定將軍前去的時候,小沛還在主公手裡。”糜竺卻是知道關羽和張飛的悍勇,那兩個人真的是強。
鄭度卻是冷靜的說道:“子仲不可緊急,你們出去救援的訊息那呂布肯定知道。如果此刻劉備已經兵敗,那呂布必然會有所防範,如若我家主公帶著騎兵快速救援,到時候中了埋伏怎麼辦?如果是這樣,不出兵就算了,一旦出兵就一定要小心提防……”鄭度的性格就是冷靜,尤其是此刻要行軍打仗。
糜竺剛要說話,鄭度再次說道:“主公現在不要急著出兵,按照時間來算主公只需要等待三日,三日之後再次決定是否快速出兵,還是全軍出動。”鄭度就是要看劉備來不來,如果劉備不來,他就準備慢一點全軍出動,如果劉備來了,他就準備更慢一點出兵。反正已經城破,無所謂快慢了……
別人不管怎麼樣,劉璋這裡絕對不能中了埋伏。不然下半年的計劃統統作廢,這對於接下來的動作可是很傷的。這才是鄭度小心,再小心的原因。一旦中了埋伏就意味著損兵,那麼劉璋在接下來的攻打九江的時候,就會缺少防守計程車兵了。
糜竺已經無語了,如果鄭度反對他真的沒辦法。他只能看著前方的劉璋,這個時候一邊的李儒卻走出來說道:“廣孝言之有理,行軍打仗並非兒戲,尤其是我們準備救人。主公可等待兩日,順便整理軍備準備出發。那個時候我覺得主公直接全軍出發即可,到時候主公派孟起率軍去前方探查即可。”李儒的意思是,有了望遠鏡那裡害怕地方藏在山中、草中?
隨著李儒的話落,眾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劉璋。劉璋感覺不對,這李儒和鄭度似乎有話沒說,自己計程車兵他們絕對清楚,那裡需要整備軍備?自己有望遠鏡那裡害怕埋伏?他們是故意不想出兵的?
劉璋覺得自己大概摸清楚了兩個人的意思,那就是不要這麼快出兵,至於為什麼估計是那糜竺在他們不好意思說。劉璋思索後說道:“今日前來眾人已經匱乏了,休息一夜明天我在決定,晚上子仲可來赴宴……”說著劉璋就率先溜走了,臨走的時候對著鄭度瞟了個眼色。
鄭度卻是心領神會,眾人散去之後後廳裡面李儒和鄭度就在這裡了。劉璋無奈的問道:“廣孝你倆怎麼想的?”劉璋能感覺到那絕對是託詞。
鄭度拱手說道:“主公我們必須等到劉備兵敗的時候再去,因為他兵敗就沒有資格與主公對話,到時候主公在把徐州讓給那劉備,這是多大的恩情?錦上添花,始終不如雪中送炭啊。”鄭度覺得既然劉備已經兵敗了,那麼幹脆就在利用一下吧。
李儒拱手說道:“最重要的是劉備和曹操不和,那個時候劉備留在徐州的話,對於曹操而言就很有意思了。劉備雖然不會投靠主公,可主公卻可以利用劉備。”縱觀劉備為人,他一路落魄卻不曾真的投靠於誰,這種人就只能利用沒辦法收服。
劉璋沉思,的確是如此。歷史中記載劉備就已經兵敗了,既然如此自己何不利用一番?自己如果辛辛苦苦跑了過去,如果救到了還好說,如果沒有救到豈不是白費一番心計了?說不定別人還不領情,這就很尷尬了。可如果自己把徐州讓給他或者說因為自己的存在,曹操讓他守徐州也不是不可能,那個時候感覺就不一樣了……
“你們倆啊,好吧就這樣辦,至於那糜竺就有廣孝你去招待了。如果這樣三日後我們出兵……”既然已經敲定了這樣的結果,那麼劉璋也就認可了,反正劉璋對劉備的印象本來就不怎麼好。
劉璋寧可喜歡真小人,也不喜歡偽君子,尤其是這個偽君子的野心可不小。不過自己也快要見到了劉備了,劉璋很想看看這個一窮二白的人物,憑什麼忽悠到了那麼多的人才。如果仁義掛在嘴上,就有這麼多人?劉璋覺得自己可以統一大漢了……
到了晚間,劉璋設宴款待糜竺,怎麼說也是糜悅兒的哥哥,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一桌子的飯菜卻是比他這兩天吃的還要好,原本以為吳懿府上的飯菜已經很好吃了,可沒想到劉璋這裡的會更好吃?
開宴之前鄭度已經和糜竺談論過了,並非劉璋不想出兵,而是遠道而來兵疲馬倦,如果貿然出兵也是疲兵。這個理由當真是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