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懵懵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百零九劉表重病,理科學霸的三國,味道懵懵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如此甚好,省的我頭疼了。公衡此番前來我也是無奈了,豫章的地理位置甚是重要,關係著未來三十年的大計,我心中人選也只有公衡可以託付,萬事還需要公衡謹慎小心為之。”劉璋已經有了強勢的感覺,可那是對外人。對於自己人,劉璋還是很溫和的。
黃權頓時覺得什麼旅途勞累,什麼趕路辛苦,在這一刻都化為烏有了:“主公大計必然重要,在下一定會謹慎小心的。”被託付重任的感覺,讓黃權覺得自己很重要,一直都很重要。
“在襄陽休息幾日再去豫章吧,那裡有甘寧在你不用這麼緊張。如果遇到無法決策或者無法抗力的事情,到時候可以直接發信問我。其餘事情公衡你自己決策就好,對於山越那些人一定要完全的聽話才可以利用。”北方的異族常年領教漢朝的強大,那種害怕是刻在骨子裡面的。可南方的異族就很少領教……
黃權卻是說道:“主公我看我還是早日過去吧,跟隨我來的人還有很多,安置在襄陽太多不便,還是早點去豫章的好。主公的勢力日漸龐大,今後面見主公一次多是不便黃權再不能候在身前,主公萬事當要小心慎之,萬萬不可涉險而去。”又是行禮,又是勸解,最終黃權只是和劉璋說了半天話就趕赴豫章而去……
李儒站在一側看著黃權遠去的身影嘆息說道:“主公豫章無礙了,只要公衡在一天,那豫章就必然是主公的。”看著黃權遠去的背影,李儒很是感慨。說真的當年在董卓身邊,謀士武將不在少數,可真的如同黃權這般心意的人,當真是沒有硬要說也就自己一個。
可是現在看劉璋?他在外的名聲簡直可以和董卓媲美,但是他身邊的人那一個不是忠心耿耿?武將每次出戰都恨不得為先鋒,那些官員為了能及早上任趕赴千里之路都不休息的。他如果大事不成,那還有誰?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話以前只是說說,可現在李儒突然就領悟的更加深厚了。只要劉璋一步一步的發展,不貪功冒進,不妄自驕狂,這天下未來肯定是他的。黃權的一番話,以及做事的態度著實讓李儒有了感慨。
後天劉璋準備大軍回長安了,距離約定攻打呂布的時間還有好幾個月,劉璋趕緊回長安舒服一段時間,自己又要面臨征戰的局面。回到府內劉璋就讓鄒芙和甘梅兩個人收拾東西,在荊州居住了快一年,劉璋已經很想要回長安了……
來的時候帶來了十萬大軍,可回去的時候只有一半不到,剩餘的大部分還需要留守荊州以防止意外。一切收拾妥當,正準備的走的時候,一個十分糟糕的訊息傳來了。劉表重病極近身亡……
劉表本來年紀就很大了,甚至可以說是沒多少年好活了。如果日子太太平平過的話,還有十來年可活,可日子只要稍微不平靜,來上一點刺激劉表就承受不住了。劉備來到荊州沒多久,這老小子就掛了。可是現在換成劉璋來了荊州,這老小子也快掛了……
“主公現在劉表重病接近身亡,主公如果此刻離去,恐怕荊州有亂啊。”雖然有了小半年的安穩政策,百姓也接受了劉璋的統治,可如果劉表死在了這裡,劉璋又離開了恐怕荊州就會有一種流言蜚語,此刻劉璋還不能走必須坐鎮荊州……
劉璋看著法正,很是無奈。怎麼什麼壞事都趕到了自己頭上?這老小子似乎想不開了?自己把他的兩個兒子送到了長安,又架空了他的全部勢力,更是把他的全部手下收為自己用。當然更重要的是荊州在自己手裡有一種生機勃發的感覺,這就讓劉表很是氣悶。他是荊州刺史,可卻不如一個外來的劉璋管理的好?百姓愛戴,官員努力,這和他執政的時候完全是兩個樣子,這就讓劉表很是想不通。人老了,還想不通,加上基業被搶,這老小子終於嗚呼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