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二章 鄉試(三),奮鬥在晚明,一袖乾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又小,崔樊和他們要想不知道也是件難事呢。
之前劉惟寧被劉文廣一番諷刺,這回自然要藉著機會出一口氣。
他冷笑一聲道:“說不準這主考官還真的和那劉文廣沾親帶故呢,不然他為啥拍著胸脯說自己一定中舉?崔朋友且看吧,待放榜之時這劉文廣說不準還是解元呢。”
崔樊和輕咳了一聲道:“這種事情誰又說的好呢?在崔某看來沒有確鑿的證據前還是不要亂說的好。”
“崔朋友說的是,方才是劉某莽撞了。”
劉惟寧神色一黯,拱了拱手道。
科舉之事,本就是置諱莫深的,若有十足的證據還好,沒有證據只會被人抓住兇猛的攻訐。
“不說這些了,今日有幸結識崔兄、趙兄、錢兄,當浮一大白!”
寧修舉起酒杯放聲笑道。
“來,滿飲此杯!”
“今日當大醉!”
......
......
鄉試最後一場考的是策論。
所謂策論便是考官根據時政出一道題目,考生自由發揮作文。
相較於四書經義,策論的開放性極大,最容易體現考生的思想性。
像殿試就是隻考策論,由天子親自出題,考生在大殿丹陛下作答。
但在鄉試中,策論卻是最後一場考的,顯得有些無關輕重。
在此之前,同考官們便開始了閱卷工作,重點自然放在了四書經試上。
四書還好說,都是必答題。經試是要根據考生選取本經而分別批閱的。
同考官們會將卷子先閱覽一遍,給出批薦,再把卷子呈遞給主考官,由主考官復批。
通常而言主考官都會尊重同考官的意見,但有時也會重新寫下批語。
......
......
此時,提學官仇英便和本次鄉試的主考官趙明和一起討論一篇文章。
作為朝廷委派的湖廣鄉試主考官,趙明和是絕對夠格的。
首先趙明和是庶吉士出身,散館後又留任翰林院,苦熬資歷熬到了侍講學士。
別看這只是個從五品的官職,但在翰林院已經是僅次於翰林學士的存在,與侍讀學士平起平坐。
再說,翰林院的官職是不可以用尋常衙門來比較的。
翰林院中任職的都是清流,都是簡在帝心的儲備官員,將來是有機會改任東宮講官或者直接入閣參與機務從而平步青雲的。趙明和外放到湖廣充任鄉試主考官從某種意義上講便是熬資歷,為將來升遷做好準備。
而身為湖廣學政官的仇英只是副主考,無論是官職還是前景都不如這位京師來的貴人,自然要陪著萬分小心,小心侍奉著。
“趙侍講且看看這篇文章,下官以為其文中正,言之有物,是本科鄉試中為數不多的佳文。”
趙明和接過文章,輕嗯了一聲。
他對仇英的態度很滿意。仇英沒有稱呼他主考官,而是以翰林院的官銜相稱,明顯是懂規矩的。
莫說這區區鄉試主考官,便是六部郎官都比不了翰林院的一個侍講學士。
趙明和展開來看,只看到第一句便吃了一驚。
“齊王有服天下之心,亦不自知其難矣。夫齊地而止一,已非必勝之勢也,而乃欲服八,抑何小視海內耶?”
這開篇就很驚豔嘛。
趙明和一邊捋著下頜短髯,一邊點評道:“此子倒是十分懂得抓題眼,這個開篇可謂犀利。”
趙明和是庶吉士出身,文章功底自然是沒的說的,能得他如此誇耀證明這文章確實有過人之處。
仇英淡淡笑道:“趙侍講不妨接著看下去。”
趙明和微微頜首,便繼續讀來:“今夫形勢之說,似不足以量王者,顧未有不自量而輕量天下也;乃有治未治乎王者,而幾欲挾其區區之地,謂斯世可自我而定,其亦未審乎天下之勢,而狡焉思逞者也......”
他沉默良久,喜上眉梢道:“妙哉,妙哉!這展開也十分之自然,讓人絲毫挑不出毛病來。本朝能作出如此文章的不出十個。”
說罷他又覺得似乎有欠妥當,便改稱道:“不超百個。”
其實他心中卻已認定,這篇文章絕對可以躋身本朝前十了。
“要下官說,這篇文章的精髓還在最後。”
仇英不動聲色的說道。
趙明和卻也不急,按照順序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