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六章 劍指玻璃,奮鬥在晚明,一袖乾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寧修回到家後便把自己鎖在屋裡。

二老以及七郎、十郎都不知道寧修在做什麼。

寧修當然不是在溫書。

距離鄉試還有一段時間,而且年關將近他也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還分秒必爭。

他在開展製作玻璃前的準備工作。

作為一個化工博士生,玻璃的製作工藝自然瞭然於胸。

只不過受限於條件他不可能一下子就把玻璃製作出來。

但現在他已經有了製作水泥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上再製作玻璃就變得很簡單了。

眾所周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鈉、矽酸鈣、二氧化矽,是這三者的熔融物。而要製備玻璃,需要有純鹼、石灰石和石英砂。

純鹼和石灰石就不必說了,市面上就有出售的。至於石英砂要想得到則要費上一些力氣了。

寧修知道明代就已經有用石英砂鑄造的佛像,故而石英砂在明代肯定是有開採的。但他發現在市面上並沒有賣石英砂的商戶。

透過幾番打探,他才得知一般石英砂的開採都是由官府出面負責的,一般民間很難接觸到。

這一點倒不難辦。憑藉他和李知府的關係,得到授權許可開採石英砂並非沒有可能。

只要有了這三種東西,就可以正式開始製作玻璃。

玻璃的製作工藝基本分為幾步。首先要將原料進行預加工。石英砂、純鹼、石灰石混合在一起進行粉碎,並進行除溼確保原料的乾燥。

這一步很簡單在寧記作坊就可以完成。

接下來是將玻璃原料進行溶制。把這些混合原料送入窯內進行高溫加熱,在一千六百多左右的高溫下,透過複雜的化學反應,便可以得到液態玻璃。

寧修製備水泥的時候曾經在自家作坊裡立了一口窯。但那個窯爐的最高溫度在1200度到1400度之間,無法達到玻璃燒製要求的1600度要求。

寧修還得把上次給他搭窯立窯的師傅再叫來,幫他重新搭一個新窯。

眼下看來,想要一窯多用,同時製作水泥和玻璃是不可能了。

別看只有兩百度的溫度差距,但卻關乎到能否成功製備玻璃。在這件事上,寧修不想冒險。

重新立窯,窯口的朝向,搭窯的方式角度都會不同,這個工作不完成其他的事情也就無從開展。

完成了玻璃的溶制接下來便要成型了,這一步十分關鍵,玻璃的品質如何全看成型步驟。

通常是按照需求把液態玻璃倒入事先準備好的模具中,讓其變成需要的形狀,如各種酒杯酒瓶、以及玻璃窗等。

最後還要對成型的玻璃進行熱處理,透過退火、淬火改變玻璃的結構狀態。

製作工藝寧修瞭然於胸,現在唯一的難點就是溶制和熱處理環節。

國人早在商周時期就意外的製出了琉璃。據傳是製陶匠人在燒陶時意外所得。

但國人燒製的琉璃十分易碎,且不耐熱不耐寒,比起近代燒製的玻璃確實差了不少。

琉璃有這些缺點就是因為國人不能掌握好溶制和熱處理這兩個環節。

如果寧修不能在這兩點上進行突破,做出的玻璃比起本土琉璃來也沒有太大的競爭力。甚至可能還不如琉璃,畢竟純粹從美學看琉璃要比玻璃強太多了,是屬於藝術品級別的。

玻璃的優勢在於可以大規模量產,而且耐寒耐熱性要比土產琉璃好。

寧修發現要想讓玻璃徹底火遍大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

寧修首先得做好準備工作......

他揉了揉額角,起身朝雕花門走去。他這一推門不要緊,當即聽到‘哎呦’一聲。

寧修定睛瞧去,只見七郎躺在地上捂著屁股,尷尬的衝他咧嘴。

“七郎,你一直在屋外待著?”

“三哥你別介意,我也是聽二叔吩咐才在你屋外偷聽的。二叔擔心你一個人在屋裡做啥傻事,便叫我在屋外偷聽,萬一有異動便破門而入。”

寧修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道:“虧我爹想的出來,好端端的我能做啥傻事?”

說罷他走上前去拉起七郎道:“我是在準備製作一種新型琉璃,恩,我把它叫做玻璃。”

七郎的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眨了眨道:“玻璃?這個名字倒是新奇,這東西比琉璃更好看嗎?”

寧修搖了搖頭道:“若論美觀程度玻璃肯定是不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