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二章 少爺你流鼻血了,奮鬥在晚明,一袖乾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錦蘇綢就不用說了,松江棉布能夠和這兩樣東西並列,足以見得其品質之高。
除了松江布之外,其餘棉布銷量都差不多,無非是因為紋理圖案不同而稍有差異罷了。
寧修不由得蹙眉凝思。
他確實把問題想的太簡單了些。
紋理圖案固然重要,但於棉布而言品質才是最重要的。
松江三梭布為何能夠大賣?就是因為它的品質高出其他地方產的土布一個檔次。
所以即便他有了飛梭織布機,要想徹底佔據布匹市場,還得在品質上下功夫。
寧修決定寫一封書信,叫人送到南京魏國公府。
他鋪紙研墨,略一思忖後揮毫疾書。
很快一封信便寫好了。信的大意是叫徐小公爺多從松江僱傭些織布的織工來,一定是有織造松江布經驗的。並叫徐小公爺與他們簽訂長約,然後讓他們熟悉飛梭織布機的使用方法,慢慢上手且把松江三梭布的織造要領告訴其餘南京本地織工。
說白了,寧修要模仿松江三梭布!
擴張市場最好的方式便是模仿。寧修有了飛梭織布機,生產效率上高出同行不少,若是與他們生產同樣優質的布匹,焉有不一騎絕塵之理?
寫好信後寧修將信紙送入信封,又用蠟油封了口這才喚來親隨,叫他立馬去一趟南京,務必親手把信件送到徐小公爺手中。
寧修剛想合上屋門,小蘿莉便來到屋前,手中捧著一隻木質托盤。
“少爺,這是奴婢剛剛做的蓮子羹,您快趁熱嚐嚐。”
寧修連忙把小蘿莉讓進屋中,撩起袍衫下襬坐定,用勺子在碗裡攪了攪,又吹了幾口氣,這才嚐了一小口。
“嗯,味道確實不錯。”
寧修其實不太習慣被人照顧,可不知怎的被小蘿莉照顧他卻不覺得有什麼膩歪的感覺...
“少爺,你聽說了嘛,皇帝陛下給張相爺賜了一塊匾呢。”
“哦?”
颯颯口中的張相爺便是張居正了。
明代自胡惟庸後不設宰相,自然也就沒有什麼相爺。
但皇帝老子發現自己一個人幹活太累還幹不完,便設立了內閣加以輔助。
久而久之內閣成為了大明政體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輔臣尤其是首輔擁有極大的權力。
民間通常習慣把首輔稱之為相爺,但實際上即便是強勢如張居正這樣的首輔也不可能比丞相的權力大。
如果硬要類比的話,首輔加司禮監掌印太監才勉強等於丞相。
不過寧修不會計較這些細節,他淡淡笑道:“陛下賜給張閣老的御匾上寫的什麼?”
“公忠體國,輔弼棟樑。”
小蘿莉有模有樣的說道。
寧修哦了一聲,並未過多發表意見。
皇帝陛下賜給張江陵這個御匾,在外界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自打登極以來,皇帝陛下一直把朝政交給恩師張居正處理,只要是恩師票擬過的奏疏,皇帝陛下一概允准照辦。
甚至在萬曆六年張居正回老家葬父的時候,一些重要奏疏還要由專騎送到江陵,讓張居正票擬。只有一些無關痛癢的奏疏,由小張閣老張四維票擬。
恩寵到了如斯地步,張居正真的是位極人臣了。
與之相比,區區一塊御賜的匾額又算的了什麼呢?
寧修卻不以為然。
熟悉歷史的他知道萬曆皇帝與張居正的蜜月期基本就是在剛剛登極的那幾年。
一來那時候皇帝還小,不明白權力的滋味,便對張居正聽之任之。
二來那時候張居正還得到了後宮李太后的支援,皇帝自然不敢違背。
可是好景不長,隨著天子年歲漸長,對於權力的渴望與日俱增,而張居正仍然事必躬親的處理每一件政事,這讓萬曆皇帝覺的十分不快。
加之武清伯棉衣事件是戚繼光捅出來的,戚繼光又是張居正的心腹,李太后自然而然對張居正有所不滿。
雖然她嘴上不說,但心裡已經生了芥蒂。
皇帝和太后都與張居正有了隔閡,只不過矛盾是在張居正死後才集中爆發的。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