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四章 新知府上任,奮鬥在晚明,一袖乾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ps:感謝書友漢朝再次的500幣打賞,感謝書友l599xl再次的100幣打賞~)

戰戰兢兢的把一幫官二代送走,陳縣令險些癱瘓在地。

這便是典型的命犯太歲啊。

盧家?

狗屁的望族豪門,連這些祖宗爺都認不清楚,也敢在江陵城中混?

盧家砸店事小,打了一幫官宦勳貴子弟是大。

他已經盡最大的努力保全了盧家大少爺,盧家家主只要腦子沒有被驢踢了就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再自己找麻煩。

這些官宦子弟中,陳縣令最怕的自然是張居正的三子張懋修了。

只要張懋修在張閣老面前哭訴一番,陳復的官場生涯就得提前結束,弄不好連性命都得賠上。

正自思忖著是不是該找個機會親自登門向張三公子賠罪,突然管家來報,說新任荊州知府已經到了府衙,照理陳縣令應該前去拜謁。

陳縣令心中暗罵晦氣,這個節骨眼上又來個頂頭上司添堵。

江陵縣是附郭縣,荊州府駐地也在此縣。

縣衙和府衙相聚不過三百步,當真是抬頭不見低頭見。

陳縣令好不容易把前任賈知府熬走,本以為可以過一陣子沒人壓制的快活日子,誰曾想朝廷的調令如此之快,新知府這便走馬上任了。

一想到馬上就要奴顏屈膝給別人做小,陳縣令就恨不得找一塊豆腐撞死。

“知道了,本官這便去。”

陳縣令剛剛升完堂,都不用換官袍直接踱步出了縣衙往府衙而去。

新任荊州知府姓李,名瑞,字熙寧,順天府生人。

令陳縣令鬱悶的是,這位李知府還是嘉靖四十一年的進士,比他晚了整整兩科。

晚了兩科還做到了四品知府,看看人家的仕途,再看看自己,陳縣令又有了撞豆腐的衝動。

但官場仕途這種東西,十分的玄學,真的無法用入仕年限衡量。

真要按照中式年份來排坐席,與李知府同科的申時行最多就是個儲備幹部,怎麼也不會進入內閣參與機務的。

當然,與申閣老同年的李知府不是申黨,而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張黨。

張閣老心思縝密,絕不會在家鄉荊州留有隱患的。

好在陳縣令與這位李知府還算有些交情,陳縣令曾在吏部文選司短暫任職過主事,那時候李瑞不過是個科場新人,處於選官前的觀政(實習)階段,恰巧在吏部文選司觀政,陳縣令對李瑞多有照拂,李瑞一直感念在心。

可惜那之後陳縣令走了黴運,非但官的品級從六品變成七品,還從京官貶為地方官。而李瑞則官運亨通,歷任兵部武選司主事、宛平縣令、荊州知府,年紀輕輕成為四品大員。

老熟人相見,卻成了上下級關係,場面還真是有些尷尬。

但再尷尬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的。

陳縣令走入花廳,衝李瑞拱手禮道:“下官江陵知縣陳復拜見府尊大人。”

李瑞抬頭見是陳復來了,面上不禁泛出了笑意:“夫之來了啊?快坐。你我故友之間何必拘泥那些禮數,倒是叫人生分了。”

陳縣令搖了搖頭道:“府尊乃是新任荊州知府,是下官的上級,下官自然當以禮尊之。不然大明官場的規制禮數何在?”

李瑞尷尬的笑了兩聲道:“不說這些了,你我二人一別也有十餘年了,今日當浮一大白。”

陳復陪笑道:“下官自當奉陪。”

張家在荊州是土皇帝,這點是人盡皆知的。如今又派了個張黨的先鋒來做荊州知府,看來張閣老是要將家鄉經營成鐵板一塊了。

想到這裡,陳復十分慶幸做出了丟車保帥的判罰。

如果他不狠狠懲處盧家的人,恐怕很快就要被摘了烏紗。

李瑞雖然與他算是故友,但在政治利益面前是沒有友情可言的。

只要張閣老暗示一番,李瑞便會毫不猶豫的蒐集他的罪證,上疏彈劾。

這沒有什麼可指摘的,換做是陳復也會這麼做。

李知府命人叫了酒席到後衙,與陳縣令在院中老槐樹下暢聊痛飲。

不知不覺間已是夜半時分。

望著漫天繁星,李知府感慨道:“夫之,這人世間的事還真是難以估計。便說這遼王一事,當初有誰能想到遼王一脈就此絕系,封國盡除啊。”

聽到這裡陳縣令直是冷汗直流。

遼王除封國貶為庶民的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七零年代小富婆

笑傲網路

蛇女

璇墨

捉鬼班長

旅遊巴士

無上皇尊

暖暖

官道紅塵

泰山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