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八節 遼東公孫,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滔滔瀋河之水一路自東向西穿過東北廣袤的平原,在瀋水的北岸坐落著一座孤寂而又雄峻的城寨,此城名喚“候城”,而在後世這裡還有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瀋陽”,“瀋水之陽”。由於受一些清穿小說家之言的影響,一些中國人似乎認為瀋陽自古就不屬於漢家地界,其能併入華夏版圖全是愛新覺羅家的“功勞”。可事實上,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燕國便已在瀋水,即後世的渾河河畔建起了要塞,取名方城。燕昭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燕將秦開便以方城為據點率軍攻襲東胡,將東胡人向北驅逐千餘里,並渡過遼水進攻箕子朝鮮北部,直達滿番汗(今鴨綠江)為界,開拓了大片北方領土。而不再是邊關的方城要塞也就此改名為候城。
在漢末作為玄菟郡郡治的候城則成了公孫度的據點。由於遠離中原,又有南方的長白山做屏障,公孫度並沒有花重金將候城打造成像易京城那般溝壑縱橫,箭樓林立的堡壘。畢竟周邊的胡人部落大多武器落後,或許他們能憑藉快馬以及對地形的熟悉來去無蹤襲掠尋常村寨,但要想強攻候城這種擁有高聳城牆的要塞可就狗咬王八無從下口了。
當然自詡為“遼東王”的公孫度並不是一個只會躲在候城內不作為的縮頭烏龜。事實上他在出任玄菟太守後便出兵東伐高句麗、西擊烏丸,將大漢在東北的疆域又向外擴張了不少。只可惜,在諸侯割據的亂世,開疆拓土似乎並沒有為公孫度帶來榮耀。相反由於忙著與高句麗爭奪瀋水的上游地區。公孫度錯過了從袁紹與公孫瓚苦戰中撈好處的最佳時機。等他擺平了高句麗之後,卻發現袁紹不僅戰勝了公孫瓚吞併了大半個幽州,還乘勢自立為帝南下與漢室爭奪天下大統。
不過相比袁紹的自立為帝,蔡吉在遼西、遼東兩郡的一系列蠶食活動,顯然更加刺激公孫度神經。特別是錦西城的崛起。令一心想要打造“遼東國”公孫度可謂是頗為忌憚。而另一方面錦西城日進斗金的傳聞,同時也讓公孫度垂涎不已。畢竟遼東大部分地區都是尚未開發的原始森林,比起中原各州郡來不僅人煙稀少。且地貧物乏。這使得公孫度在擴張領土之後,非但沒能充實庫房,相反還讓他倒貼了不少軍糧物資。倘若能將此城拿下無疑能使公孫度的實力再上一個臺階。於是在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公孫度決定暫時先讓自己的女婿夫餘王尉仇臺去試試錦西城的斤兩。順便劫掠一下物資。
然而經過數月劫掠之後,從夫餘那邊傳來的訊息卻不容樂觀。這不,就在蹋頓與張遼抵達遼水的同時,夫餘王尉仇臺也將自己手下在遼東屬國劫掠失敗的情況稟報給了身處候城的公孫度。
已經年近五十的公孫度,有著不遜於年輕小夥的魁梧身形,除了額頭微禿之外,滿頭黑髮的他幾乎看不出是個已經步入老年的男子。此刻的他正端坐於府邸的書房之內,而在他的面前則分坐著兩排三、四十歲的男子。由於公孫度的臉色頗不友善。這些個僚屬也一個個緊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多喘了一口。過了半晌之後,公孫度終於率先打破沉默,舉著手中的書信向眾人問道。“諸君如何看待此事?”
“回主公,依夫餘王所言。錦西城已有重兵把守。若是繼續放任其擴充套件下去,必會後患無窮。末將在此懇請主公即刻發兵攻打錦西以免夜長夢多。” 說這話的是公孫度麾下的親信將領柳毅。此人曾隨公孫度出征高句麗,並立下了汗馬功勞,故而對遼東的其他勢力頗為輕視。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柳毅這般自信滿滿,卻見坐在公孫度右手邊的幕僚邴原便向其拱手規勸道,“柳將軍莫要急躁。錦西城終究是漢家城池,若能化干戈為玉帛,透過錦西城與中原通商,對主公的大業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依根矩先生所言,主公就該放任錦西城日漸做大?吾可是聽聞李敏、王烈等人在錦西城內頗有勢力。諸君皆知此二人向來與主公為敵,有此二人在錦西如何能化干戈為玉帛。還是說根矩先生想借錦西城向東萊的蔡安貞示好?”柳毅不懷好意地向邴原反問道。
邴原,字根矩,本是北海朱虛人,只因為躲避黃巾之亂才從北海舉家搬遷到了遼東。公孫度一統玄菟、遼東兩郡之後,邴原與同鄉管寧一起投效了公孫度。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之後,邴原與管寧發覺公孫度雖號稱求賢若渴,其為人卻過於苛酷,心胸也過於狹窄。下屬只要稍有差錯便會引來嚴厲的懲罰。至於對那些曾得罪過公孫度的人,公孫度更是睚眥必報。管寧見狀便在公孫度面前只談經學,不談時事政略。在公孫度對其失去興趣之後,管寧便欣然請辭,回到鄉間開館授課。而邴原忌憚公孫度會對他家人不利,便留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