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一節 豫州之亂,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漢朝之時雖沒有中元節,但已有在七月十五祭祀的習俗,特別是太平道講究在這一天上“三官手書”,分別投於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懺悔罪過,以祈求平安。因此于吉選在七月半開壇做法與黃天交流,祈求黃帝顯靈降下天崩地裂之術,在外人看來倒是頗為順理成章。

這一日,袁紹軍照例在陣前壘起高高的土檯布下七星之陣。由於同樣的情景已經在易京、黎陽兩城輪番上演,因此在場的袁軍將士除了心生好奇之外,更多的則是帶著躍躍欲試的肅殺之氣,一心想著能借著神蹟降臨取得一場不費吹灰之力的大勝。

事實上,抱著這種想法的不僅僅只有底下的兵卒,身為主帥的袁紹也希望能透過“天降神蹟”來一掃之前同曹操交手屢次戰敗的陰霾。因此今日的他特意換上了一身耀眼的金色盔甲,腳跨同樣附有黃金飾品的烏騅戰馬,在長子袁譚與一干謀臣強將的簇擁之下,威風凜凜地立於戰陣之中,只等那震天之雷響起,就策馬揮鞭直下曹營。

相比自信滿滿的袁紹,站在戰車之上的曹操這會兒的心情可就只能用忐忑不安來形容了。雖說他已依照許攸所言,挖出了繞營壕溝,也向袁紹下下了挑釁的戰書。可壕溝究竟有沒有用,在塵埃落定之前都只是未知之數。且就在曹操暗自深呼吸之時,四周忽然傳來了一陣譁然之聲。原來對面袁紹陣前的七星壇上出現了一個身穿道袍鶴髮童顏的老道。不用問,此人自然就是大陳國的國師——于吉。

“主公,妖道做法也!”夏侯淵倒抽了一口冷氣向曹操提醒道。

曹操聽罷夏侯淵所言,只是點了點頭並沒有搭話。不過他眼角的餘光到是掃到了一旁站著的許攸。卻見曾經自信滿滿的許攸,此刻面色蒼白、呼吸急促,顯然同周遭的曹將相比也好不到哪兒去。不過這會兒的曹操已無心追究許攸是否說謊,他所能做的只是暗自在心中向上天禱告,請求神靈能庇佑大漢讀過這次的難關。

于吉的一段神舞不過一個時辰的功夫。可在曹營眾將士眼中卻像是過了一年般漫長。眾人一面嫌棄著“這妖道還有完沒完”;一面卻又打從心底裡期盼于吉沒跳完,因為這樣一來傳說中的天崩地裂之術就不會降臨。

然而當日頭移至正空之時,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終究還是響徹了天際。從未見識過這等陣勢的曹營將士紛紛本能地彎下腰。想要躲避那無形的衝擊。唯獨曹操一人兀自佇立在戰車之上,其雙手雖緊握著車駕的邊緣,卻始終挺直著腰板直視對面的神壇。因為在出戰之前。曹操便已然暗自發誓。無論勝敗與否他都不能向妖術低頭!

一陣硝煙過後,官渡戰場終於恢復了沉寂。一些曹軍將士開始陸續抬頭,發覺自家陣營似乎並沒有發生什麼劇烈的變化。高聳的箭樓依舊挺立,成片的營帳依舊連綿,就連夯土的矮牆都沒任何的裂痕。不過很快一陣嘩嘩的水聲就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只見原本堆滿豬狗血等穢物的壕溝之中,驟然湧出了大量的河水。幾乎就在眨眼之間環營壕溝就變成了環營的小河。

成也!——腦中反應出這兩個字的曹操,驚愕地將目光投向了許攸。不過後者的反應可比曹操迅速得多,卻見顧不得拍去身上塵土的許攸。指著對面的神壇手舞足蹈道,“妖術已破!袁賊妖術已破!”

隨著許攸的叫囂聲響起,在場的曹將們在疑惑地面面相覷了一番之後。亦跟著一道起鬨起來。曹操眼見時機已然成熟,當即拔出長劍直指袁營。大聲吼道,“妖術已破!殺!”

同樣的情形在袁紹營中卻有著另外一種解釋。雖說于吉這次的“天崩地裂”之術並沒有給曹軍的工事造成任何實質性的損害。但畢竟“天崩”的氣勢已到,因此在硝煙散盡之後,袁譚也舉起長劍衝著曹營,大喝一聲道,“黃帝顯靈,殺!”

剎那間數萬袁紹軍就像黑壓壓的潮水一般,抗著雲梯、推著衝車朝曹營蜂擁而去。曹營方面則迅速以箭矢與石塊予以還擊。神靈的力量似乎已不能再左右戰局,一場硬碰硬的攻防之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袁紹望著對面拼死防守的曹軍,不禁向剛剛回來覆命的于吉發出了犀利的質疑,“國師,今日之術,似乎效果欠佳?”

然而面對袁紹的質問,早有心理準備的于吉倒是顯得頗為鎮定。卻見他恭敬地朝袁紹一彎腰道,“稟陛下,此次曹軍以豬狗血等穢物護營,致使天崩地裂之術未能擊中要害。還請陛下降罪。”

于吉的言下之意很明確,那就是神他是請過來了,法術也施了,只不過曹操用了“外門邪道”在營外搞了個防護圈,才使得法術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