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三節 戰起荊州,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招狠毒的釜底抽薪之計。可蔡吉真會順從的領命?須知朝廷,更為確切點說是曹操,沒有足夠的錢財購賣食鹽。若奢帳無疑就是在搶鹽。想當年漢武帝以鹽鐵充國庫,由此可見食鹽定是蔡吉最為重要的財源。朝廷取東萊鹽而官賣無疑就是在絕其生路。試問已然坐擁兩州之地的蔡吉,又怎麼會肯束手就擒?

在想明白利害關係之後,曹操當即按捺下了心中的激動,轉而謹慎地表態道,“此事再議。”

荀攸聽曹操這麼一說,知道自家主公定是在擔心朝廷專營東萊鹽會逼蔡吉造反。其實荀攸的本意也不是要曹操將東萊的食鹽通通吞下來。只能說曹操自己太過黑心,一動腦筋就想絕人生計。在揣摩了一番曹操的想法之後,荀攸便在一旁再次向曹操提醒道,“主公可先向蔡安貞商議豫、兗二州專營權。”

曹操一想也對,先管好自己的地盤再說。東萊鹽在關中都能佔七成,在豫、兗二州也一定少不了。當然曹操並不知曉關中東萊鹽比重高是因為關中不產鹽。而豫、兗二州靠近揚州和徐州,市場上東萊鹽所佔的份額反倒是沒關中來得大。不過一心想要實現食鹽專賣,進而湊集軍資的曹操可管不了這麼多。只是要食鹽專營權可不比要糧草容易。這需要等時機。甚至還需付出點代價。所以曹操在低頭思慮了半晌之後,“此事孤會考慮。關中鹽官仍需設立。”

荀攸知道話說到這份上,曹操日後自會有決斷,無需自己再繼續勸說,便當即一個抱拳應和道,“喏。”

曹操亦不想繼續討論此事,於是便向荀攸問道,“除了關中,其餘各地可有要事奏報?”

“回主公,荊州有報。”說罷荀攸從袖中又取出了一封信遞給曹操道。“據探子來報,長沙太守張羨已於一個月前起兵反劉表,零陵、桂陽兩郡先後響應。劉表亦於十日之前。點兵南下討伐張羨。”

“如此大事,公達何以才稟報於孤!”曹操一把接過信,板起臉斥責道。

可荀攸卻並沒有因此感到害怕,反倒是神定氣閒地向曹操反問道,“主公可是想趁劉表討伐張羨。南下攻打荊州?”

聽出弦外之音的曹操扭頭問道,“公達如何看待此事?”

荀攸長袖一甩,朝曹操正色道,“主公明鑑。時值天下英豪逐鹿之機,劉表卻坐保江、漢之間,可知其胸無經略四方之志。而袁氏一族據四州之地。帶甲十萬,若袁紹兩子和睦以守其成業,則河朔之爭難以平息。如今袁氏兄弟遘惡。其勢不兩全,若有所並則力專,力專則難圖也。攸以為主公應及其亂而取之,天下定矣,此時不可失也。何況蔡安貞也在經略河朔之地。主公又怎能將北地諸郡讓給蔡氏?”

荀攸一席話說得曹操心服口服。但相比袁氏兄弟一方吞併另一方。從而集中力量的威脅。曹操更擔心蔡吉是否會在自己南下的檔口大肆佔取河朔諸郡。畢竟那個女人連泰山郡都敢插手,又怎會無視到嘴的肥肉。然而就這麼坐視劉表南下平定張羨。曹操又心有不甘。卻見他低頭在大帳內渡步轉了一圈之後,抬頭向荀攸問道,“難道沒有兩全之法?”

“主公是要荊州?還是河朔?”荀攸反問道。

“孤都要!”曹操下巴一揚傲然道。

荀攸捻鬚回應說,“若是如此。主公還是莫要南下的好。”

“那荊州?”曹操急道。

“主公勿急。劉表不過一介坐談客,無領兵統帥之才。反觀張羨,乃是荊州名門望族之士,又曾先後任零陵、桂陽長,甚得江湖間心,佔盡地利與人和,只差天時而已。故攸以為,主公可借朝廷之名,聲援張羨為其造勢。待到雙方鬥得兩敗俱傷,主公再揮師南下也不遲。”荀攸逐一替曹操分析道。

聽完荀攸所言,曹操原本陰沉的臉上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進而撫掌大笑,“妙哉!孤這就上表朝廷,表張羨為荊州刺史。”

事實上,這會兒打長沙主意的可不止曹操一人。遠在壽春的劉備在得知劉表南下征討張羨的訊息之後,亦在第一時間將手下一干文武找入府內商討應對之策。如今的劉備經過一年多的經營其地盤已由原來的廬江郡擴充套件到了九江郡。當然為了奪下九江郡,劉備這一年可沒少同東面的孫策交手。好在小霸王孫策雖是武勇,劉備帳下也有萬人敵關羽與張飛。雙方博弈了數月之後,最終以長江為界劃分了各自的地盤。而劉備手下的文武也隨之增加了不少,這其中既有徐庶介紹來的梓潼人李撰,也有劉備剛收的養子劉封,當然也少不了廬江、九江兩郡原有的官僚。不過劉備最為仰仗的關羽和張飛並不在城內。他二人現下正一人駐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