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節 不得不低頭,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翌日一早,袁熙如約向蔡吉移交了河間城。除了田毅等原河間守軍之外,大約有六千兵馬隨袁熙一同離開河間。對此蔡吉並沒有橫加阻攔,一來是因為她之前與袁熙有約在先,二來袁熙此番的目的是要去邯鄲解救袁尚。蔡吉雖不認為張南、焦觸二人會心甘情願地陪袁熙一起赴死,但多點兵馬去找曹操麻煩總是件好事。更何況張南與焦觸都是幽州的豪強,素以桀驁著稱,若他二人背叛了袁熙折返回幽州,蔡吉倒也有了藉口將其徹底誅滅。
且就在袁熙抱著求仁得仁之心,義無反顧地向邯鄲進發之時,正在邯鄲城外兵圍袁尚的曹操總算就“拜相事件”做出了回應。出乎劉協意料的是,曹操並沒有像外界揣測的那般向朝廷施壓,謀求拜相。相反他卻洋洋灑灑地寫了一篇《讓賢賦》,表示自己才疏學淺,不足以拜相。有些鬧不清曹操路數的劉協立馬就將身邊的謀臣召集到了皇城之中商議應對之策。
此刻眼見曹操的奏摺在眾臣手中傳閱了一圈之後,端坐龍榻之上的劉協迫不及待地就朝在場眾臣追問道,“諸位卿家如何看待此事?”
“恭喜陛下,曹操懾於眾議,不敢造次也。”議郎廖美頭一個向劉協賀喜道。
廖美說法在劉協聽來頗為順耳。事實上在曹操保持沉默的那段日子裡,劉協還真暗自揣測過,是不是曹操礙於天下悠悠之口不敢接下相位。畢竟朝野之間反對拜相的聲音還是略佔上風的。就連曹操的心腹荀彧也告病在家不敢表態。然而還未等年輕的君王舒上一口氣,同為議郎的趙彥便已毫不客氣地反駁道,“曹操在奏摺中未反對復相一事,足見其所謂讓賢,不過是以退為進。”
“趙議郎言之有理。”董承也跟著捻鬚附和說,“曹操狼子野心,此番擺出讓賢之姿。怕是另有所圖。”
趙彥與董承的一番言語讓劉協那張原本還帶著躍躍欲試之情的臉立馬就僵了下來。沒錯,若不恢復丞相制,又何來讓賢一說。沿著這個方向一分析。曹操原本措辭謙恭的《讓賢賦》在劉協眼中一下子就變得咄咄逼人起來。加之一直以來都被曹操予取予求,沉不住氣的年輕天子一拍桌子道,“另有所圖?難道曹孟德看不上相位。要朕封其為公呼!”
劉協這一嗓子嚷得在場的群臣紛紛底下了頭。大夫吳碩更是連忙替曹操解釋道,“陛下息怒。曹操素來自比周公,此番上書推辭僅是表態一番,並無不臣之舉。臣以為陛下不如就此順水推舟,拜曹操為相。”
耳聽天子身邊的第一重臣,竟明目張膽的為曹操“討官”,趙彥的臉上頓時就流露出了不屑之色。在他看來吳碩確實深受天子信任,可吳碩本人太過圓滑,在曹操和蔡吉面前不能堅守純臣之道。卻見趙彥冷哼一聲,衝著吳碩反問道。“吳大夫此話何意?難不成還要陛下求曹孟德拜相?”
面對趙彥刺耳的譏諷,吳碩面不改色地針鋒相對道,“曹操與蔡吉為大漢立下汗馬功勞,朝廷理若不賞罰分明,如何能使天下人信服。”
吳碩這話與其說是與趙彥辯駁。不如說還是在勸解劉協。因為他十分清楚性格剛毅、忠君不二的趙彥是不會向曹操妥協的。天子也正需要趙彥這樣忠臣在朝堂上弘揚正氣。可光靠正氣並不能讓劉協奪回權力。妥協、權謀同樣也是劉協通往親政的必經之路。正所謂奇正相輔,兩者之間的火候最終還得靠年輕的天子自己掌控才成。
誠然劉協之前也曾與吳碩商討過恢復丞相制的利弊,知道自己眼下沒什麼條件與曹操討價還價。可是要他主動去求曹操拜相還是有些不甘心。且就在劉協猶豫不決之時,一旁坐著的輔國將軍伏完拱手進言道,“陛下明鑑,吳大夫之策。乃老臣謀國之言。”
伏完乃大司徒伏湛七世孫,襲爵不其侯,尚漢桓帝長女陽安長公主劉華為妻。而他與安長公主的女兒伏壽則是當朝皇后。相比胥吏出身靠著裙帶關係爬上車騎將軍之位的董承,伏完這種襲爵世家才真叫是響噹噹的皇親國戚。加之伏完為人素來沉深有大度,使得他的話在朝野間頗具份量。
這不,眼見老丈人都發話了,劉協終於無奈地長嘆一聲,咬牙道,“罷也!傳朕旨意,廢三公,拜曹操為丞相。”
“陛下!”趙彥瞪大著眼睛急道。
卻不想被劉協抬手阻止道,“此事就此作罷,眾卿莫要再辯。”
耳聽年輕的天子都說到這份上了,就算趙彥等人再有不滿也只得將滿腹的怨言壓到了心底。至於吳碩與伏完則雙雙暗自舒了一口氣。其實他們與趙彥等人一樣也看不慣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派,只不過面對手握重兵的曹操硬頂實在不是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