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一節 樊城兵變,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想到不久之前曹軍在新野佈下的山崩地裂之術。蔡瑁忍不住打了個寒戰,只覺自個兒如墜冰庫。
事實上。不僅是蔡瑁在場的每一個文武都無法正面回答韓嵩的問題。豪言壯語固然說起來容易,但真要做起來卻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更何況眼下的情況分明就是誰力主抗曹,就由誰來領兵出征。於是乎,若大個議事堂再一次陷入了尷尬的沉默之中。
半晌之後,眼見蔡瑁和劉磐都沒有請戰的意思,蒯良不由輕咳一聲,打破沉寂道,“樊城一失,襄陽已無險可守。為今之計,唯有棄襄陽南渡,借長江天險阻曹軍南下。”
耳聽蒯良提議棄襄陽南渡,在場眾人皆陷入了沉思之中。不可否認,蒯良的這一提議確實不失為一條可行的退路。然而問題是襄陽是劉表在荊州的根基所在,更為確切點說劉表部在荊州的實際控制區域僅限南陽、南郡、江夏三郡。除開此三郡以及劉備所佔的長沙,荊州的其他郡縣皆是窮山惡水之地,眾人若真如蒯良所言護著劉琮棄襄陽南下,那簡直就像是被流放了一般。無怪乎,鄧羲、韓嵩、王粲三人一聽要南下。那臉色是一個比一個難看。
且就在一干人等為是否南下糾結不已之時,就聽屋外傳來了一個尖銳的聲音,“吾兒不會南下!”
眾人尋聲回望,就見蔡夫人正一身縞素地站在門口,一雙鳳目閃爍著堅決的光芒。鄧羲等人眼見蔡夫人竟以女眷之身直接干政,無不暗暗皺起了眉頭。蔡瑁更是趕緊起身驚詫道,“夫人怎來了?”
蔡夫人卻根本不理會眾人的反應。此時的她已經得知了劉琦的死訊。雖然劉琦身死替劉琮繼承家主之位掃清了障礙,但劉琦的死也同樣讓蔡夫人更加疑神疑鬼起來。試想劉琦在樊城都能被底下的部將刺殺,那年幼的劉琮一旦離開襄陽城的保護豈不成待宰羔羊。更何況蔡氏的根基在南陽,離了南陽又豈會再有人將她母子放在眼裡。先前劉表的過世曾經一度令蔡夫人精神恍惚。不過一旦涉及兒子的生死,她便立即回覆了往日的強悍。只見蔡夫人無視上來勸阻的蔡瑁,徑直走到大廳中央。以不容置疑地口吻再次宣佈道,“吾兒不會離開襄陽,更不會南下!”
蒯良聽罷蔡夫人所言,扭頭意味深長地同蒯越對視了一眼。蒯越似乎一早就料到蔡夫人會反抗,就見他不鹹不淡地說。“夫人若不想南下,也無妨。越有一計可解眼下之圍。”
“何計?”蔡夫人脫口問道。
蒯越環視了一番同樣伸長了脖子等他出謀的蔡瑁、劉磐、鄧羲、韓嵩、王粲,緩緩吐出了兩個字道,“投曹。”
“投曹!”“投曹?”
眾人怎麼都沒想到蒯越竟敢在這檔口直言向曹操投降,一個個都楞在了當場。倒是先前提議南渡的蒯良在一旁捻鬚微笑。然而就算是蒯越捅穿了最後一層窗戶紙,在場的眾人依舊不敢應和蒯越。
相較眾男子的扭扭捏捏。蔡夫人僅微微思略的一番,便斬釘截鐵地點頭道,“那便投曹。”
“夫人!”
蔡夫人抬手阻止了想要上前的蔡瑁。旋即橫眉掃視了一圈在場的重臣道,“曹公與蔡氏有姻親之盟在身,吾等若投曹獻荊州,曹公段不會虧待吾兒與諸君。”
“逆順有大體,強弱有定勢。夫人深明大義,實乃荊州之福。”蒯越與蒯良雙雙朝蔡夫人拱手稱讚道。
作為劉表生前最為器重的兩位軍師。蒯越和蒯良從一開始便已看穿蔡瑁、劉磐、鄧羲等人根本沒有抗曹的勇氣與決心。這種情況下若一味地與曹操硬碰硬對抗,那劉琮最終的下場極有可能會像劉琦那樣被手下取了首級送與曹操。既然註定守不住荊州,那還不如早一點向曹操投降。畢竟眼下眾人手上還有條件可以同曹操討價還價。真要離了襄陽,離了南陽,那到時候投降的待遇可就差得多了。所以蒯良先前棄城南渡的提議其實是在以退為進,用南渡來逼迫鄧羲等人露出真面目。恰逢此時蔡夫人出現反對南渡,蒯越便順水推舟地提出投曹。在蒯越看來蔡夫人是東萊蔡安貞的遠親,而蔡安貞又與曹操結有姻親之盟,以蔡夫人的脾性為了兒子的安危必會答應投曹一事。最後蔡夫人也果如蒯越所測,僅憑曹蔡聯姻便答應了投降曹操。
有了蒯越和蒯良起頭,又有蔡夫人的強硬表態,在場的其他文武重臣自然也沒二話,紛紛表示贊同投曹。於是乎,翌日一早年幼的劉琮便在襄陽眾文武的擁護之下繼承了家主之位。而劉琮即位後立即釋出了兩條指令,一為替父親操辦喪事,二為派鄧羲作為使者前往樊城向曹操稱降。
此時的曹操已將行轅搬到了樊城。面對劉琮奉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