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七節 有此雅興,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卜都定鼎,還政天子,分封諸侯,以藩屏漢”的十六字倡議在許都攪起軒然大波之時,身為始作俑者的蔡吉已然攜郭嘉、趙雲等文臣武將南下與坐鎮徐州的張郃會師於青、徐、兗、豫四州交匯之處的微山腳下。
微山乃青州的南大門,其下為微山湖,是淮河以北最大的淡水湖。每到七、八月份,湖間十萬荷花爭相開放,荷香四溢,蓮葉接天,美不勝收。眼下的微山湖雖已過了花期,然金秋十月,湖上長天一色,蒲葦織金,又是另一派宜人景色。
值此魚肥藕熟之季蔡吉在微山湖畔支起華帳麗幄臨水設宴,席間自然少不得對酒娛樂,雅歌投壺。雅歌,即伴以雅樂吟唱詩歌。投壺則是一種由禮射演化而成的投擲遊戲,以席間酒壺為靶,參加者在離壺5~9尺外,輪流向壺口或壺耳投射一定數目的無鏃箭,按投中的箭數或中箭之格局分別給以一定的“數”,“數”多者為勝,輸者罰酒。秦漢之時,士大夫們每逢宴飲,必得以“雅歌”伴“投壺”助興。然則許是漢末的勳貴士大夫自小玩膩了雅歌投壺,亦或是嫌棄講究繁文縟節的雅歌投壺不夠灑脫。總之時下流行的宴飲方式乃是縱情暢飲,不醉不休。不過蔡吉素來反感狂喝爛飲,在她看來喝酒淺酌怡情便可,把酒當做白水來鯨吞牛飲簡直就是在作死。無怪乎,從三國到魏晉南北朝的史書中常有“飲醉爛腸死”之類的記載,以升為單位來喝酒,不喝出胃出血、肝硬化才怪呢。
相較之下雅歌投壺不僅風雅,還能使宴飲之人保持克制。正如此刻蔡吉與群臣環帳而坐。當中設有銅壺一具,各人即席或賦詩或投壺,不能成頌者或投壺失手者須罰酒一杯。郭嘉、辛毗、崔林、蔡琰、等文官自是以賦詩輪高下。蔡吉、孫權以及張郃、趙雲、李達等武將則不約而同地選擇投壺來定勝負。但不論雅歌也好,投壺也罷,沒人會為多喝一杯酒而故意放水。
一圈戲耍下來很快便輪到曹丕出場了。由於事先得知蔡吉此番南下的目的是聯手孫策調停當陽之圍,曹二公子這會兒的心情還算輕鬆。擅長詩詞的他照例選擇了雅歌。就見他輕掃了一眼不遠處一對正在湖面上互相咬頸以示親暱的戲水鴛鴦,旋即有感而發朗聲詠唱。
“泛泛淥池。中有浮萍。寄身流水。隨風靡傾。
芙蓉含芳,菡萏垂榮。朝採其實,夕佩其英。
採之遺誰。所思在庭。雙魚比目,鴛鴦交頸。
有美一人,婉如清揚。知音識曲,善為樂方。”
曹丕所作的詩歌名為《秋胡行》。屬樂府《相和歌.清調曲》。古辭原意是寫魯國男子秋胡戲妻的故事,誇獎秋胡妻堅貞的情操。曹丕借秋胡行的調子。不僅描寫了眼前的景色,還適時地向蔡吉獻了把殷勤。原來蔡吉穿越至今雖已創下傲世基業但在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方面始終沒有太大的長進。唯有仗著天生清麗的嗓音和後世資訊陶冶出的樂感,在音律方面頗有些建樹。當然身為一方霸主的蔡吉只會在私下裡一展歌喉。不過想到曹丕流傳後世的《秋胡行》竟是為恭維自己而作,蔡吉剎時兩頰飛紅。由不得羞澀地低下了頭。
與此同時曹丕的這首《秋胡行》也讓在場的眾人一陣動容。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沒料想到作為質子的曹丕竟敢在如此敏感的時刻向自家主上大膽示愛。而蔡吉對此的反應更是耐人尋味。
難道主上真與曹家子處久生情?
一些人不由自主地在心中揣測起了蔡吉的心思。而曹丕本人更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深感惴惴不安。要知道他作詩時完全是靈光一閃有感而發。直到周遭齊營文武投來的異樣目光,曹丕這才意識到自己先前太過得意忘形,以至於逾越了質子的身份。但蔡吉那一低頭的風情卻又讓十六歲的曹丕隱隱有些怦然心動。
且就在曹丕心猿意馬之時。就見郭嘉手執酒盞朗聲笑道,“子桓才思敏捷。餘自罰酒一杯!”
回過神來的辛毗等人趕緊斟酒舉杯,連聲附和,“同飲,同飲。”
於是乎,推杯換盞間曹丕以詩示愛的事很快就被揭了過去。唯有孫權吃味地看著曹丕坐在蔡吉身邊大出風頭。誠然孫權早已放棄追求蔡吉,但眼見蔡吉收下曹丕獻上的情詩還是令爭強好勝的他醋意盎然。甚至覺得鼻腔之中都溢滿了濃濃的酸味。
酸味?孫權先是一愣,繼而又仔細嗅了嗅,發覺空氣中不僅洋溢著醋酸,還隱隱飄著另一種熟悉的味道。蟹乎?孫權腦中才浮現出個“蟹”字,下一刻果見鈴蘭領著一群侍女託著一盤盤煮得通紅的河蟹魚貫而入。
話說早在《周禮》之中就國人吃蟹的記載,但那時的吃蟹方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