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即綽起一杆長槍,來到校場中央大聲一喝,“休得偷懶!隨吾練槍!”

眼瞅著陳到替自己操練起了新兵,張飛終於收起了鞭子,不過嘴上還是不依不饒道,“主公治下太過寬厚也!”

劉備並沒有就如何練兵繼續同張飛爭論下去,而是附在張飛的耳邊低聲說道,“曹賊南下伐吳,現正與孫伯符對峙於赤壁。”

張飛聽罷劉備所言,頓時兩眼放光嚷嚷道,“此事何需問策村夫,某這就點齊兵馬,殺曹賊個措手不及。”

“益德休得胡言!”劉備狠瞪了張飛一眼,“軍師才思敏捷,且與吾等有恩!”

面對劉備的叱責,張飛一臉的不以為然。在他看來諸葛亮固然是以決芍陂之策助他們逃離了曹兵的追擊,可那場逃亡至少有一半是老天爺的功勞。倘若老天爺沒有下雨致使芍陂水暴漲,諸葛亮便是有通天之能也無法阻止數萬曹軍的追擊。更何況自家主公之前曾三番兩次地去請諸葛亮出山。若那村夫真如其所言對主公傾慕已久,又確如外覺吹噓的那般擁有天縱之才,那他當時就應該接受主公的邀請,替主公出謀劃策。也好避免之前的南就聚之敗。可現實卻是諸葛亮借廬江敗退施恩於主公,從而以弱冠之齡一躍成為軍師將軍,並仗著主公對其的厚愛,不斷地安插親信。

是的,張飛最看不慣諸葛亮的地方,便是諸葛亮借招賢納士之名讓他的一干親戚好友充當要職。像是那啥蔣公琰,出身低微不說。還整日沉溺於醉酒不理政事。結果諸葛亮卻是對其百般包庇。還說什麼“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笑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連一點小事都不能認真做好,還談什麼社稷之器。總之在張飛眼裡那幾個所謂的荊州名士多是些名不符實之輩,根本無法與他們這些追隨主公多年老人相提並論。

望著張飛一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模樣。劉備心知自己這三弟對孔明速來有看法,更清楚他帳下老人與荊州籍士人之間的矛盾。話說。諸葛亮作為劉備軍與荊州士族的紐帶,在過去的數個月裡為劉備引薦了不少荊州名士。他們中有南郡的習禎,有宜城的馬氏兄弟、有零陵的蔣琬等等諸多人士。求賢若渴的劉備對這些前來投奔的荊州名士通通委以重任。但這一舉措卻令張飛等人腹誹不已。其實劉備並不是一個喜新厭舊的人,張飛與關羽的地位在他心裡的地位亦是無人能及。然而他們既已在荊州落腳。就必須藉助本地士族力量,否則莫說是實現孔明的“草廬對”了,怕是連長沙也呆不久。只會像早年在中原時那般四處流浪。

想到這裡,劉備伸手拍了拍張飛的肩膀勸慰。“事關重大,若無萬全謀劃,備恐重蹈南就聚覆轍。”

耳聽劉備提起南就聚,張飛的臉色頓時為之一黑。話說在徐庶、諸葛亮投奔劉備之前,張飛一直以半個軍師的身份替劉備出謀劃策。但是效果卻很是一般。劉備在南渡之前一直都四處遊蕩沒有一個像樣的安身之處。後來好不容易得蔡安貞相助劉備方才南渡得了廬江有了一份穩定的基業。其實張飛也知道自己智謀有限,當不得劉備的軍師。但也正因為如此,張飛才會怪諸葛亮、徐庶等人不盡力,沒能識破曹賊在南就聚設下的圈套,致使主公丟了廬江的家業。當然張飛心底裡最氣的那個人,其實還是他自己。

“此番若再不成事,休怪飛手中長槊不認人!”言罷張飛便氣鼓鼓地大步朝中軍大帳走去。

劉備深知自家這三弟素來口硬心軟,只得無奈地搖搖頭快步跟了上去。與此同時,諸葛亮正在帥帳中與從事馬良商討軍中錢糧用度。馬良字季常,博學多才,在馬氏五兄弟中最富才名。由於馬良眉中有白毛,故鄉里皆稱,“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此刻眼見劉備與張飛聯袂而至,諸葛亮和馬良雙雙起身相迎,“見過主公,見過張將軍。”

張飛只是冷哼了一聲沒有還禮,劉備卻是快步上前虛扶二人道,“二位不必多禮。”

馬良見劉備有要事同諸葛亮相商,連忙告辭退出了大帳。諸葛亮則直起身看了看劉備,又瞅了瞅張飛,旋即手搖羽扇微微一笑道,“主公今日來此可是為了曹孟德攻吳一事?”

“軍師妙算!”劉備驚訝間趕緊一邊拉著諸葛亮就坐,一邊絮絮叨叨地將曹軍的動向介紹了一遍。

其實劉備所說的情報,諸葛亮亦是早有耳聞,就見他不動聲色地追問道,“曹孫兩軍可曾交戰?”

劉備側頭想了想答道,“據聞兩家先鋒僅在烏林交過手。”

心中有了計較的諸葛亮頷首道,“如此看來,還差一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