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六節 對症下藥,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來那日太史慈應邀前往管府赴宴之後,很快就從管統的口中探知他是袁紹那邊的人。由於太史慈之前曾在遼東避難對袁紹一派一直都沒什麼好感。於是在趁勢灌醉了管統之後太史慈直接跑路回老家照顧老母去了。只是他才在鄉下待上沒多久便聽到了蔡吉被推舉為東萊太守的訊息。曾當過奏曹使的太史慈一下子就從中嗅出了陰謀的氣息。話說蔡吉之前在黃縣城頭上已給太史慈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想來蔡吉雖有勇有謀卻終究只是個十來歲的童子。生怕其年幼被欺的太史慈當即辭別老母再一次回到了黃縣縣城。
巧的是太史慈才到太守府門口就遇上了牽馬回府的張清。說實話,張清之前雖答應無論蔡吉做出何種選擇都會一路追隨與她。但身為長者張清終究不能眼看著蔡吉以一介女流之身犯險於權謀的漩渦之中。更何況以這幾日段奎等人的表現來看,他們利用蔡吉做傀儡的意圖已昭然若揭。可以想象一旦蔡吉失去利用價值段奎等人勢必會將她棄之如履。此刻眼見太史慈來訪,張清宛若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浮木。於是張清隱去蔡吉是女子一事不談,將其餘這些天來所發生的事一股腦地都告訴了太史慈。並希望他能說服自家的小主公改變主意推掉太守一職。而太史慈也正有此意。兩人就此一拍即合雙雙來到了蔡吉的書房。
雖說太史慈的造訪讓蔡吉多少有些意外。但看著他與張清二人眉宇間不約而同所冒出的一絲焦慮之情,蔡吉不用問也知道太史慈這是為了自己做太守一事而來的。這不,三人才各分主賓寒暄就坐。那一邊太史慈便已開門見山地問道:“聽說小郎君被推舉成了孝廉?”
“都是各位長輩的謬讚。吉不過是做了該做的事而已。”蔡吉謙遜地作答道。
“小郎君莫要妄自菲薄。那日在衙門口小郎君的忠孝有目共睹。更何況這世上敢上城頭與大軍對峙的少年本就鳳毛麟角。小郎君這孝廉就慈看來確也當得。”然而太史慈在將蔡吉誇讚了一番之後,突然又話鋒一轉道:“正如小郎君所言眾人推舉汝為孝廉是因為汝做了該做的事。不過這世上有些事情卻是不該做也不能做的。一旦做了不該做的事情非但不會被人理解可能還會引來殺身之禍啊。”
早有心理準備的蔡吉自然不會三言兩語就被太史慈給嚇住。卻聽她對著太史慈明知故問道:“依太史將軍看來吉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了嗎?”
“小郎君以為憑汝的才識資歷真能當一郡之長?”太史慈注視著蔡吉反問道。
承接著太史慈的視線,蔡吉不慌不忙地回應道:“吉年幼學淺做太守確實有些貽笑大方。但是吉自負有一樣東西能讓吉勝任這一郡之長!”
“哦?是什麼?”太史慈饒有興致地看著蔡吉,想要從這個膽大妄為的蔡家小郎君口中聽到一番精彩的說辭。
然而蔡吉只是朝天拱了拱手說出了一個很尋常的答案:“那就是吉對大漢的忠誠之心。”
對大漢的忠誠之心——這樣一句話在漢朝似乎是個再尋常不過的表忠心之語。上自達官貴人下到黎民百姓,鮮有人沒有說過類似的話。至於有幾人是發自真心忠於大漢就沒人說得清楚了。然而蔡吉這句看似平常的話語在太史慈與張清聽來卻蘊含某種深入骨髓的情感。因為他們並不知曉蔡吉口中的“大漢”並非是一個朝代一家皇室,而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但蔡吉的赤誠之心卻已然被在場的二人所領會。於是太史慈與張清暫時不再去想如何說服蔡吉,而是靜靜地等她繼續說下去。
就這樣在兩個壯年武將的注視下,外表年少的蔡吉侃侃而談道,“吉以為當今大漢正處於生死存亡之際。天子蒙塵於奸佞之手,天下諸侯卻不思勤王只知爭權奪利。更有甚者還割據一方心懷不臣之心。若能以太守的身份統領東萊支援朝廷,也算是為大漢復興出一份助力。”
聽到這裡太史慈雖感動於蔡吉的忠義,可還是狠下心對其直言不諱道。“小郎君有此忠義之心慈深感欽佩。只是小郎君莫怪慈說話難聽。小郎君現下雖被奉為太守。可實際卻並不掌權。況且東萊的豪紳們恐怕也不一定會認同小郎君的志向吧。”
“太史將軍說得沒錯。吉眼下確實只是豪紳們手中的傀儡而已。但是既然吉現在做了東萊的太守,就代表吉比尋常人更多的機會實現自己的志向。”蔡吉說到這裡不由提高了,“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吉雖為女兒身卻也願為天下蒼生捨身一搏!”
“什麼!?汝是女子!”太史慈乍一聽蔡吉竟是女子,不禁愕然地回頭看了看張清。待見後者無奈地點了點頭後,他這才相信蔡吉並沒有開玩笑。在最初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