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節 亂世仁君,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府君確實是當世仁君。不過仁義終究變不成糧食。劉府君雖不想擾民,可底下的將士總得吃飯吧。所以雍也只能做次真小人代劉府君來此向糜別駕借糧了。”
言罷簡雍回過頭衝著糜竺咧嘴一笑。而糜竺在與簡雍對視了半晌之後,亦突然撫掌大笑道:“都說簡君能言善辯。今日一見真是名不虛傳。罷了,劉府君之前千里馳援為徐州百姓趕走曹賊。而今又體恤百姓,情願向竺借糧也不願向百姓徵糧。如此仁義之師竺自當奉上軍糧。而劉府君日後也不用還這批糧食了。”
簡雍一聽糜竺說不用還糧,當即俯首叩謝道:“雍在此代劉府君謝過糜別駕高義。”
“簡君不必多禮。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糜竺雲淡風輕地說道。彷彿他即將獻出的萬石糧草只是個小數目而已。而他接著又向簡雍邀請道:“難得簡君來訪,不如今日就留下來用膳吧。”
可簡雍卻婉言謝絕道:“多謝糜別駕好意。不過雍先先下需儘快趕往小沛將此事稟報劉府君以安軍心。”
“原來如此。那竺就不便多留了。”糜竺欣然點頭道。
“來日方長。糜別駕日後若來小沛雍等定備下美酒款待。”簡雍朗聲抱拳道。
糜竺亦還禮道:“善。竺定赴約。”
於是乎,簡雍帶著糜竺的許諾心滿意足地離開了糜府。可糜竺的門客卻看不懂這結局了。故而在簡雍離開後他們中當即便有人向糜竺進言道:“主公之前婉拒了臧霸等人的求糧。為何今日又厚此薄彼地答應送糧給劉備?”
“為什麼?”糜竺把玩著手中的羽扇笑道:“因為陶使君已決定將徐州讓給劉備。吾身為別駕總不能讓未來的主公為了那麼點糧草而敗壞名聲吧。”
正所謂話分兩頭表,且說有了糜竺的資助劉備軍雖也因遭受蝗災而軍糧不濟,不過比起周邊的曹操、呂布勢力那日子可要好過多了。故而劉備在捉襟見肘之際竟也勻出了一小部分糧食來救濟小沛本地的饑民。劉備此舉對比周圍其他諸侯對老百姓的橫徵暴斂,可謂是驚天地泣鬼神的仁義之舉。因此這糧雖是糜竺出的,可末了卻是劉備成了眾人嘴裡一致稱讚的仁德君子。
不過這一年因救災而被傳為美談的諸侯可不止劉備一人。“東萊小蔡府君點蝗成蝦”的故事宛若一陣清風從東萊一路傳遍青、兗、徐等諸州。關於這個典故起先從不其縣傳出版本是,小蔡府君率部滅蝗殺蝗,並當眾吃蝗蟲,蝗蟲味美如同蝦子。可傳著傳著就誇張成了,東萊小蔡府君為百姓大戰蝗神感動上蒼,故上蒼授其仙法點蝗成蝦解救百姓。
可事實上,蔡吉在抵達不其縣之後便與童恢、太史慈等人一起率領軍民有計劃、有步驟,分割槽域地圍剿蝗蟲。不到十天的功夫,便滅蝗無數。而面對那些沒被殺死四散逃命的蝗蟲。蔡吉則組織軍民窮追不捨,直至將入境的蝗蟲消滅乾淨。這期間蔡吉根本沒時間,亦沒精力去編造什麼“東萊小蔡府君點蝗成蝦”的傳言。可老百姓的想象力就是如此豐富如此樸實。只要你為老百姓做了事,老百姓自會用自己的方式為你宣傳。
當然這會兒的蔡吉還不知曉自己儼然成了神怪故事裡的主角。更不知曉周邊州府的一些饑民在吃蝗蟲之前會先默唸幾聲“小蔡府君駕到”,因為這些老百姓迷信蔡吉的名號能鎮住蝗神將可怖的蝗蟲變成可口的糧食。蔡吉此刻最為關心的還是蝗災過後東萊縣所遭受的實際損失。
此刻在不其縣的縣衙之中,卻見太史慈將一卷竹簡遞給蔡吉道:“小府君,這是郡裡傳來的最後一份文案。看來此番僅有不其、長廣兩縣遭災。說起來這可都是小府君你的功勞啊。試問而今天下間又有哪個太守會親自帶兵撲滅蝗蟲。唯有小府君一人爾。”
“子義兄謬讚了。吉不過一介女流,光憑一人如何能擋得了那洶湧的蝗潮。而今能在半個月內剿滅飛蝗還不是諸君同心協力的成果。再說眼下還未到慶功之時,如何幫不其、長廣兩縣百姓恢復生產,才是我等首要考慮之事。”蔡吉說罷,又將面前的一封竹簡推到太史慈面前道:“子義兄,你看這樣寫行嗎?”
“可以。小府君學得真快。”太史慈仔細看了一番竹簡後點頭道。
蔡吉眼見太史慈首肯了自己寫的文案便欣然蓋上了官印。原來自從蔡吉到不其縣之後她便不能再做甩手掌櫃不管公文之事了。可蔡吉並不懂東漢的公文格式。為了不破壞自己好不容易在不其縣建立起來的威信,蔡吉只好求助於相對熟識的太史慈。好在太史慈好歹也是奏曹史的人,在他的指點下蔡吉這段日子收發文案倒也沒鬧出什麼笑話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