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節 曹軍來襲,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連忙追問道:“糧草?什麼糧草?”
“老夫與城內富戶一起籌集的糧草。”
一個蒼老而又威嚴的聲音回答了管統的問題。他一回頭只見段奎正被幾個富商打扮的男子簇擁著站在門口。管統立即意識到自己這一次是被黃縣的決策層排除在外了。不過正所謂強龍不壓地頭蛇。就在這電光火石間管統立即壓住了心頭的火氣,反而衝著段奎等人拱手道:“段老出資安撫曹軍真是高風亮節。管某在此替黃縣百姓謝過段老以及諸君的仗義相助。”
段奎沒想到管統會如此表現,加之是人都喜歡被吹捧。於是乎,段奎的老臉上頓時就浮現出了一絲笑意,繼而回禮客氣道:“管郡承過獎了。老夫有幸被鄉民推選為三老。如今黃縣有難老夫自當挺身而出為百姓解難。”
段奎這番話說得冠冕堂皇引得陳成黃珍等人連連點頭。可此時管統卻突然話鋒一轉直言道:“就怕到時候段老出了錢糧還喂不飽城外數千惡狼吧。”
“管郡承這話是什麼意思?”段奎笑臉一收冷哼道。
不過管統卻並沒有答話,而是跟著反問道:“段老,您覺得是咱東萊富庶呢?還是徐州富庶?”
“徐州是一州,東萊是一郡。加之徐州百姓富裕,糧食豐足,自然是徐州富庶。”段奎板著臉說道。
“那為何徐州諸郡縣還是慘遭曹軍屠戮呢?莫非偌大個徐州就沒有一人懂得花錢消災的道理?”管統兩手一背繼續反問道。
“哼,這還用問。那是因為徐州與曹操有殺父之仇,故而曹軍才會屠戮徐州諸郡縣。”段奎白了一眼道。
哪知管統卻連連搖頭道:“段老此言差矣。世人皆知殺曹嵩的是張闓,與陶使君乃至徐州的百姓都無關。曹操不過是藉著報父仇的名號洗掠徐州伺機擴充地盤而已。既然曹軍一開始的目的就是劫掠,他們又怎會為了一點錢糧放棄整座黃縣的財富。據管某所知曹軍在徐州攻城掠地可是不論投降與否都一律屠城的。對於這樣一群凶神惡煞又有什麼道理可講。”
經管統這麼一說那些個隨段奎一起來的富戶無不譁然。不少人都在心裡萌生了趕快回家緊閉家門以期躲避兵禍的打算。甚至連段奎有那麼一刻也露出了一絲猶豫。不過這個固執的老人最終還是堅持道,“管郡承太過危言聳聽了吧。不管如何先禮後兵總是沒錯的。”
管統見自己非了半天的口舌竟還是沒能說服段奎等人不由心生氣惱。卻見他冷哼一聲不再與段奎多言直接甩袖離開了廂房。匆忙間他甚至都沒注意到躲在房外偷聽的蔡吉與玲蘭。
蔡吉大約是在黃珍和稀泥的時候來到西二間的。對於蔡吉來說剛才房內那番爭論給她所帶來的訊息遠大於這兩天玲蘭東奔西走所打聽來的訊息。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目前黃縣就對待曹軍的態度上分成主和與主戰兩派。以三老段奎為首的主和派的目的十分明確,即透過獻出一定數量的糧草來安撫曹軍藉以解黃縣之圍。雖然也可能發生曹軍拿了糧草仍要攻城的情況。但至少站在黃縣百姓的角度來說這麼做確實是個風險最小的選擇。而作為主戰派的郡承管統目的則顯然要複雜的得多。表面上他句句不離為百姓安危著想,同時又能拿出例項證明曹軍沒有信義。似乎是個將大義看得比實利更重的人。不過了解東漢歷史的蔡吉卻知管統其實是冀州州牧袁紹的人。更為確切地說是袁紹之子袁譚的親信。
依照三國志中的記述,曹操徵袁譚,時任東萊太守的管統棄妻子不顧而投奔袁譚,妻子為賊所殺,袁譚任命為樂安太守。後曹軍攻破青州,唯管統不降。由此可見管統乃是袁家的死忠之士。不過這會兒的管統尚不是東萊太守,而袁紹似乎也沒與曹操鬧翻,可他卻如此反對曹軍進駐黃縣。甚至還阻止東萊的世家土豪向曹軍示好。再一聯想到袁紹日後將長子袁譚推舉為青州刺史的種種舉動。蔡吉不得不懷疑管統的態度可能就是袁紹的態度。顯然曹操近兩年來大肆擴張的勁頭,特別是借剿匪之由將三十萬青州黃巾軍收編為“青州兵”的舉動引起了袁紹的猜忌與警惕。雖然袁紹目前正與公孫瓚爭奪河北霸權無暇南顧。不過以他的脾性應該不會願意看著曹操的勢力侵蝕包括東萊在內的青州諸郡。由此也可解釋管統為何會如此強烈地反對段奎等人向曹軍示好,為何此刻會千方百計地想讓黃縣在軍事上與曹軍形成對立。
此外,史料上並沒記載東萊在眼下這段時期有過什麼大的戰鬥。再聯絡管統日後將出任東萊太守的史實,那至少在曹操贏得官渡之戰之前東萊並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也就是說無論是戰是和,黃縣這次都能化險為夷。加之今天是興平元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