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二節 各顯神通,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會讓位於自己,他又怎會放著好好的平原相不做跑來小沛同曹操死磕。更何況一旦獲取了徐州,劉備就有招兵買馬的資本,就有了中興漢室的根基。莫道玄德領徐州乘人之危,舍小節,方能成大義!

興平元年冬月末,劉備應徐州別駕糜竺之邀領兵入駐下邳。同年臘月,徐州牧陶謙病危獨招劉備交代後事。沒人知道陶謙在屋裡同劉備究竟說了些什麼。然在陶謙過世之後,糜竺與陳登當即領著一干徐州官民迎奉劉備為徐州之主。劉備起先並不答應,稱“袁公路近在壽春,君可以州與之。”但陳登卻反駁說,“公路驕豪,非治亂之主,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下可以哥弟守境;使君若不聽許,登亦未敢聽使君也。”劉備被陳登如此一駁,當即“啞口無言”,於是乎,只得應下徐州官民們的拳拳盛意,最終謙任徐州牧。徐州亦自此一夜易主。

且說劉備經過一年的籌備,終於由一介客將一躍成為統領一州之地的大諸侯。那一邊蔡吉卻還在苦心經營著東萊那一畝三分地。面對劉備出任徐州州牧一事,蔡吉並沒表現出多少感慨。這一來是因為劉備領徐州乃是歷史上鐵板釘釘的事件,二來則是蔡吉深知徐州的水遠比劉備想象中要深得多。且不論在壽春虎視眈眈的袁術。光是陶謙留下的丹陽兵與徐州本地世族間的矛盾,日後就有得劉大耳好受了。當然蔡吉不是劉備的幕僚,沒有義務為劉備出謀劃策。事實上,她本人也差不多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從段奎等東萊本地豪紳手中奪得東萊的控制權。而這一切還是建立在蔡吉依託太史慈掌握東萊大部分兵力的基礎上的。不難想象,倘若蔡吉沒有在短時間裡掌握兵權,那她此刻依舊還是段奎等人手中的傀儡而已。

因此在得到甄堯、王翰二人的投資之後,整個冬天蔡吉一面主持修建龍口商港以及周邊的商業設施,一面則時不時地巡視軍營以期同東萊將士們混個臉熟加深感情。這一日,蔡吉照例又來到了軍營觀看眾將士操練。

只見校場之上,太史慈腳跨五花馬,左手環首刀,右手丈八矛,宛若游龍疾馳而過。刀槍閃光間,兩側的草扎人靶頓時就被擊得支離破碎。一邊是清一色的“人頭”飛舞,另一邊的草靶則被統統挑散了開來。不難想象倘若這是真的戰場,太史慈身旁早已血霧翻滾。

如此漂亮的武藝自然是引來了周圍觀戰的東萊將士一陣喝彩。而太史慈卻只是衝眾人微微頷首,之後便還刀入鞘,示意身後的騎兵們照他剛才的演示進行練習。在太史慈的激勵下,在場的李達等年輕騎兵們自然個個都躍躍欲試。只是他們的武藝顯然沒有太史慈嫻熟,幾次下來全部擊中草靶的沒幾個。不過騎兵們並沒有因此而氣餒,反而更加勤奮地反覆練習起來。

而太史慈則趁著騎兵練習之際,翻身下馬,向著的蔡吉招呼道,“府君,兒郎們均已學會上馬持三仗。不過還需多加練習方可運用自如。”

“那也多虧子義兄,武藝高,教得好。”蔡吉回過身衝著太史慈躬身致謝道。

所謂“上馬持三仗”,顧名思義就是指在馬上使用三種武器,即雙手各執一種近距離格鬥兵器,並且能在遠距離上進行弓弩攻擊。照理說這等武技歷史上得到五胡亂華之時才會開始普及。而眼下漢末三國的單騎戰術,普遍還處在比較初級的階段,一般戟、矛不能同時使用,且使用戟、矛主要是叉或者刺,劈砍的戰術動作極少會出現。至於弓弩亦難再疾馳的情況下使用。歸根結底還是這個時代雙馬鐙尚未應用的原因。不過隨著蔡吉將後世的雙馬鐙引入東萊。東萊騎兵的單兵作戰技藝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像是太史慈本就騎術了得,沒雙馬鐙的時候都能做到上馬持三仗,眼下配上雙馬鐙更是如虎添翼。而那些普通騎兵在配備雙馬鐙之後亦能在太史慈的訓練下做到雙手持械左右開弓。

為此太史慈特地從中營中挑選了一千名資質不錯的騎兵,配以環首刀、長矛、銅質雙馬鐙以及鎧甲。專門練習“上馬持三仗”。此外這支騎兵平日裡會將銅馬鐙收在馬鞍之中,像普通騎兵那般以踩著腿帶行軍,只有作戰時才會放下雙馬鐙。

對於太史慈的這項保密措施蔡吉深表同意。不僅如此她還打算將這支重騎兵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只是礙於成本問題,眼下撐死也只能再擴充個五百人而已。不過蔡吉也知重騎兵這種兵種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是頗為貴重的兵種。要不怎麼後世老有人拿三千鐵騎說事。且就算是眼前的這一千重騎兵放在漢末也已是不容小窺的一股戰力。須知這些兒郎們可是各個能雙手同時持兩件兵器作戰,亦能在疾馳的情況下以弓弩射中標靶,其武藝可比這個時代一些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