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六節 少年天子,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傕等人的爪牙遍佈朝堂,侍御使侯汶是少數不與其同流合汙的朝臣。正因為如此劉協才會將開倉施粥一事交由侯汶來主持,並希望能借此機會來收攏民心。可誰曾想侯汶竟會貪墨賑災之糧。這讓劉協即惱怒又是悲哀。他惱怒的是侯汶有負聖恩竟做出如此傷天害理之舉;悲哀的是自己好不容易找到個可以託付的朝臣,結果一試之下是隻上不了檯面的碩鼠。事已至此,懲處侯汶給長安百姓一個交代已不可避免。可是如何處罰侯汶卻又成了擺在劉協面前的一道難題。誠然侯汶做出瞭如此不齒之事,可此人終究是自己提拔上來的,倘若嚴懲侯汶,不等於就是在扇他劉協自己的嘴巴。且李傕等人尚知護短,若自己這個做君王的都不為臣下擔待,會不會被朝臣當做薄情寡性之人?會不會從此之後便再也沒有人肯幫自己?

年少的劉協本就缺乏執政的經驗,加之又沒有好的老師在旁指導,其做事自然也就只好以身邊的人為參照。因此過了半晌之後,劉協終於下定決心開口道,“劉其。”

“臣在。”侍中劉其出列領命道。

“朕命汝嚴查。至於侍御使侯汶,御下不力,杖棍五十,以盡效尤。”劉協冷著臉下令道。

劉協此舉明裡是打了侯汶五十軍棍,可暗裡卻是為其下了蓋棺定論,也就是說以後查出再大的事來也同侯汶無關。劉其能坐到侍中這等地位自然不會是等閒之輩。因此在聽罷少年天子的這番決斷之後,他當即心領神會躬身領命道:“喏。”

眼瞅著侍中劉其領命而去,劉協頹然地回到了御座之上。畢竟劉協再怎麼老成,他骨子裡終歸只是個十四的少年而已。小孩子的犟脾氣一起來常常會顯得不可理喻。這不,此刻的劉協越想越覺得在場的眾人都在心裡恥笑他用人不明,一張俊白的小臉頓時漲得微紅。於是乎,他當即一甩長袖賭氣地喝道,“都給朕下去!”

在場的內侍近臣見少年天子心情不佳,本就不想在此地多做停留。此刻耳聽天子要他們退下,自然是樂得順勢遁逃。然而就在一干人等紛紛作鳥獸散之時,有一文士卻不顧天子之令,獨自一人留了下來。此人便是議郎吳碩。吳碩同樣是朝中少數不與李傕等人為伍的朝臣。不過吳碩平日裡為人低調,故一直沒有引起天子的注意。此刻眼見劉協賭氣趕人,吳碩心知天子第一次施政就吃了一個大啞巴虧,難免會心灰意冷。倘若就此放任下去,天子必會喪失進取之心。如今之計必須得讓天子暫時拋去之前的失敗,轉而考慮新的目標才行。抱著這樣的想法,吳碩當即便迎著聖怒上前進言勸說道:“陛下,息怒。貪墨米糧的碩鼠固然可恨。然國庫糧少也是不爭事實。”

劉協原本沒料到會有人留下來。待他抬頭一瞧,發現進言者是議郎吳碩之時,他心中的火氣立即就平復了下來。這一來是因為吳碩潔身自好從不與李傕等人為伍,二來劉協本人的性格比較溫和,就算一時氣惱發個脾氣也不會暴戾到殃及無辜的程度。於是面對吳碩的進言,劉協無奈地長嘆了一口氣道,“朕也知眼下國庫空虛。只是今年司隸糧食絕收,饑民四起,朝廷又從哪兒去徵糧?”

吳碩見劉協為缺糧一事長吁短嘆,心想天子雖年少卻心繫天下百姓,實乃難得的明君。自己身為大漢之臣,理應挺身相助為君解憂。故吳碩當即躬身進言道,“恕臣直言,陛下可暫借些許糧草以充國庫。”

“借糧?問何人借?眼下京師人人面帶菜色。朕又能去那兒借?”劉協微微蹙眉苦笑道。

“既然長安城裡沒人借糧。陛下何不將目光投向司隸之外?”吳碩意味深長地提議道。

“司隸之外?”

“例如冀州袁紹。”吳碩低頭點穿道。

“袁紹?”劉協一聽吳碩提起了袁紹,臉上的表情不由地變得更為古怪起來。

說實話,劉協對汝南袁氏的印象並不好。汝南袁氏自袁良以後,至其孫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為司空,京子袁湯為司空、太尉,湯子袁逢亦至司空,逢弟袁隗亦至三公、太傅。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號稱“四世三公”。照理說深受皇恩一門顯赫的袁氏本該中興漢室才對。然而袁紹在董卓西走長安後,卻一心想要拋棄劉協,另立幽州牧劉虞為新君。就算劉虞本人斷然拒絕,袁紹仍不死心,又請他領尚書事,承製封拜,當然此舉依舊被劉虞拒絕了。因此劉協一直一來都對袁紹心存忌憚。以至於他這會兒對於吳碩的這番提議也是半信半疑。

吳碩見劉協對袁紹一副忌憚的模樣,心知天子還在為袁紹欲立為新君一事而生氣。但這種事乃天子陰私,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