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三節 改頭換面,鳳穿殘漢,黑色柳丁,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調整現下官廳所使用的會計制度以及會計核算方法。如果說管統查賬是“揭瓦”的話,那蔡吉此舉無疑就是在“翻新舊房”。其對東萊整個官僚系統所產生的衝擊遠大於管統查賬。而這正是蔡吉想要的結果。須知一項制度的更改,往往會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因此歷來中國官吏最怕的是變法改制,最愛的同樣也是變法改制。蔡吉前一世曾供職國企,又怎會不知其中的奧妙。姑且不論改制的內容如何,光是改制這件事本身就足以令太守府內的那些大小官吏們各懷鬼胎。而一旦水被攪混,蔡吉也就有了插手郡府人事、財政等等諸多事務的機會。

然而段融顯然沒有蔡吉那般膽大。只見他在經過最初的驚駭之後,稍稍平復了一下心緒,連忙拱手勸阻道,“府君三思。官廳記賬之法自秦時起,沿用至今已四百餘年,如今驟然改制,恐難服眾啊。”

“伯明,汝也說官廳記賬之法乃沿襲秦制,然四百餘年前的秦人,可曾想過有朝一日錢會不值錢?”蔡吉舉例反問道。待見段融低頭不語,她又放緩了口氣勸說,“且不論改制能不能服眾。伯明,汝先幫本府看看本府所設之制是否可行。”

其實商賈出身的段融一早也已看出官廳記賬之法有弊端。只是一來他官小言輕改變不了既定的制度;二來他從來沒把倉曹掾這一小官職當回事,也就懶得去冒風險提意見。不過此刻眼見蔡吉如此堅定地要改制,段融倒也來了興致。於是他重新拿起那份竹簡,認認真真地將上面的內容揣摩了一番。哪知這一次段融是越看越入迷,當看到精彩之處時,他不禁一拍大腿讚歎道,“府君大才!此法甚妙!”

“伯明可別奉承本府。汝也知,黃功曹乃是老官僚,倘若本府所定之法不可行,豈不是要貽笑大方。”蔡吉語重心長地提醒道。雖說蔡吉是按照其前一世在銀行的經驗制定了新的會計制度。但是現下終究是東漢末年。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由於東漢末年的貨幣體系早已崩潰,加之這個時代紙張尚未普及,印刷術也沒有被髮明,所以後世通用的複式記賬法在東漢末年並不怎麼可行。因此蔡吉在制定新制度的時候一直提醒自己要因地制宜的修改現行制度。不過饒是如此蔡吉依舊擔心自己新制度會缺乏可行性。須知她還指望靠這一招來鎮住衙門裡的那群油滑胥吏呢。可別到時候耍酷不成,變耍寶。

段融聽蔡吉這麼一說,不由抬頭首肯道:“府君放心。汝所定之法,完全可行。沒想到,府君小小年紀竟也對如賬房之事如此行。”

蔡吉見段融說得誠懇也就姑且信了他的話。心想,反正這次的改制也只是暫行之法而已,等到日後國家穩定了,商業繁榮了,還是開挖白銀建立起銀本位,改用複式記賬法的好。

可這時的段融卻又將話鋒一轉道:“不過府君記賬之法,須先耗費不少胥吏來整理賬冊才行。吾怕衙門人手不夠。”

“無妨,無妨。只要此法可行,暫時多花些人力也無妨。”蔡吉擺了擺手衝著段融狡黠地一笑道:“大不了本府可讓管統的那兩個門客來幫忙嘛。”

“府君要讓管統的人進衙門?”段融皺眉問道。

而蔡吉則厚著臉皮答道:“沒錯。若是段家的賬房也能來幫忙,那就更妙了。”

“府君放心,段家定會派最好的賬房來太守府幫忙。”段融一個抱拳保證道。

既然有了段融的保證與支援,蔡吉自然是心安理得地開始將她早已籌劃好的計劃付諸實施。這不,翌日一早她便將管統、黃珍,連同段融等衙門內有頭有臉的官吏一併招進了太守府。當然開會的地點依舊還是二堂院的廳堂,而廳堂的中央依舊堆著那一堆賬冊。

只見此時的蔡吉端坐堂上,在環視了一番底下的官吏之後,她面帶笑容地衝眾人大聲宣佈道,“本府今日招諸君來此,乃是為了查賬一事。想必在座諸君也知這賬目已查了十餘天……”

然而蔡吉的話尚未說完,底下的管統就神色一變,拱手打斷道,“府君明鑑。吾家門客已算完大半賬冊。請在給吾一些時日。”

“管郡承不急。可那些賬冊堆在府君房裡總不是長久之計。”黃珍捻鬚不鹹不淡地介面道。

“兩位誤會了。”蔡吉抬手阻止了即將針尖對麥芒的二人,然後又回頭向管統解釋道:“管郡承,本府並未責怪汝家門客算賬慢之意。倘若需要的話,這堆賬本再在本府屋裡放上個十天半個月也沒關係。只是本府也看過賬冊,竹簡上的內容繁複,不易對賬也是事實。”

蔡吉這話倒是真沒有雞蛋裡挑骨頭的意思。須知由於東漢的賬目多記於竹簡之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