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糊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5章 藥工,牛男,報紙糊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一次刀,最近又不大好,醫生說二次手術的話,風險就要增大,我這一把老骨頭的,總覺著自己還沒活夠,不死心,來這邊看看,興許還能有指望。”那老阿姨說話慢慢的,看起來怪斯文,就是這些話叫人聽著心酸。
“你可別洩氣,肚子裡邊長瘤的話……要不你先去找那個黃文泉黃大夫看看嘛,我這幾天聽人說,那個大夫就是看瘤最拿手,就算看不好你也彆著急回去,換個大夫繼續看,病這玩意兒啊,你說要是摸對了門了,那個藥一旦對了癥結,嘿!那好起來可快得很!”這漢子每天趕著牛車,接觸的人也比較多,訊息靈通。
“我不著急,兒女都大了,自己也退休了,就是不知道那點退休金夠不夠我看病的,不行改天我也找點事情做,每天都這麼閒著也不是個事兒。”老阿姨說道。
“你還有退休金呢。”那漢子的語氣中不無羨慕。
“你是有困難嗎?聽說他們水牛館有個免費醫療的服務,到時候你去問問啊。”那老阿姨也是好心。
“這個我也曉得,嗨,你們這些人沒窮過是不知道啊。”那漢子嘆了一口氣,說道:
“當初那真是感覺沒路走了,看了七八年的病,家裡的錢也花完了,還欠下不少,兒女都被我拖累了,媳婦如今也不年輕了,每天還在外面打工那麼辛苦……前陣子,從前給我看過病的一個醫生給我打電話,讓我上水牛鎮試試。轉天我自己一個人帶了車費就從家裡出來了,我也是想清楚了,是死是活,反正都不能再折騰老婆孩子了。”
“哎,你可別這麼想,什麼都沒有人命重要,我愛人當初也是走得急,但凡只要能有一點點希望,傾家蕩產也是要治的。”那老阿姨看起來斯斯文文的,這話說起來卻很是硬氣。
“嗨,我那婆娘也是這麼說。”那趕車的漢子說道:“那時候剛來水牛鎮上,我也是兩眼一抹黑,醫館還沒開張,吃哪兒住哪兒沒一點主意,得虧老周借給我這頭牛,聽說他們這水牛一般只借給本地人,還得拿幾千斤大米去抵押呢。”
“沒錯,外地人裡頭,你這還是頭一份。”車上的另一個人說道。
“你來這裡挺久了?”趕車的漢子問他。
“也沒多久,就比你早了沒幾天,最近每天都上寶塔寺那邊聽經,也幫他們乾點活,那些信佛的人都說老周是個善人。”那人道。
“可不是,每天早起第一班車就是送那些鎮上的老頭老太太們上牛王莊,聽說他們家猴娃子可厲害,長在樹梢上的楊梅都能給摘下來。”
“他家孩子養的那個大貓,好像是猞猁。”
“長得怪兇,倒是聽話,也不怎麼惹事,聽說捉鳥特別厲害。”
“聽人說前兩天那隻猞猁撲了一隻鴿子,被肖樹林拉到院子裡罰站了。”
“能乖乖挨罰嗎?”
“肖樹林會武術。”
“還有那隻大狗,每天不也是跟進跟出的?”
“那狗聰明著呢。”
“……”
另一邊,老周這時候剛從他那輛皮卡車下來,迎面就竄過來一群滑著滑板的年輕人。
這倒是有些新鮮了,最近上水牛鎮來的外地人,要不就是來看病的,要不就是厭倦了城裡的生活,上牛王莊轉換心情的,像這樣的一群年輕人,在大城市裡可能相當常見,在這地方就顯得有些扎眼。
“老周,你這兒還招學徒工不?”領頭的一個男青年開口就是一句老周,對這事,羅蒙現在基本也已經習慣了,認識不認識的,都管他叫老周。
“你們也是學中醫的?”羅蒙問道。醫學專業的人好像一般都不走板仔板女的路線啊。
“不是醫學專業的就不行嗎?”對方問道。
“倒也不是不行,不過我們水牛館目前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儘快培養一批坐館大夫出來,沒基礎的話學得慢啊。”老周對自家這水牛館還是比較有信心,將來肯定會有所發展,除了從外面繼續請坐館大夫回來,他們最好自己也能慢慢培養出一些人才出來,當然那這相當不容易,中醫並不是一門那麼快就可以摸透的學問。
“不要錢的學徒也不要嗎?”又有一個年輕人問道。
“學徒本來就沒工資。”每個月兩百塊那不算工資,那是給他們買肥皂牙膏洗髮水用的。
“說說看,你們幾個人哪兒的,怎麼跑這裡來了?”羅蒙這時候也不著急走,乾脆就靠在車門上跟他們嘮起了嗑。
“d市的。”那些年輕人七嘴八舌地。
“這是我們頭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