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豪賭,風格1,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生念祖也真是上海人打話:蠟燭脾氣。給董事長一頓臭罵,反倒低著頭一言不發。
董事長意猶未盡,又補充了一句:“說你是人頭豬腦,還真的侮辱了豬!”
我在一旁感到大快人心,忍不住哈哈大笑,老人家打圓場:“好了,我們兩家還分什麼彼此,就等於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一樣!”
董事長雖然沒有說什麼,可是神情頗不以為然,他的心情倒是可以理解。因為在老人家和生副官那一代,自然是生死榮辱與共的交情,可是到了董事長和生念祖這一代,當然不會再有這樣的感情,董事長善待生念祖,無非是看在老人家分上而已,生念祖還要花樣百出,他自然會不耐煩。
我笑了一會,道:“既然是多年以前,東西已經被人取走,我看沒有任何可能,再把它找回來了。”
我的話,他們三人顯然就算不同意,也無法反駁。董事長父子不出聲,生念祖卻發出很可怕的叫聲來,雙手握拳,用力捶打自己的胸口。
我聳了聳肩:“至於這位仁兄的神經病,我看還是找醫生比較實在得多。”
董事長連連點頭,老人家嘆了一口氣:“生副官臨終時,我答應過他,要盡我的力量幫助他的後人找到那寶物,我不能在九泉之下,沒有面目見他!”
董事長重重頓足:“我們已經盡了力!”
老人家搖頭:“本來是一點頭緒都沒有,現在總算有了一些頭緒,總不能就這樣放棄。”
生念祖忙叫道:“是,不能放棄,不能放棄!”
我向老人家拱了拱手:“對不起,我幫不了忙,這就告辭。”
老人家向我走來:“還有一個發現,這件事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我已經走向門口,聽到他這樣說,才轉過頭來。老人家道:“為了要找出何以寶物會掉下來的原因,我作了多種假設,其中的一項是地震 地震可以令得放在大石頭上的寶物掉下來,不但掉下來,而且可以因為劇烈的震盪而使得寶物移動到接近洞口之處。”
對老人家這種假設,我表示十分佩服,我隨口問道:“你去查過地震記錄?”
老人家點了點頭:“是,我查過 在六十五年之前,有過一次中等程度,相當於五級左右的地震,並沒有造成很大的傷亡,不過也倒塌了不少房屋,其震動的程度,足可以令寶物從大石上掉下來,並且移到洞口。”
我這才知道,我無意中感嘆了一句人算不如天算,恰好和老人家的假設吻合,所以當時他們的反應才如此奇特。
老人家對這個發現很興奮,他補充道:“六十五年前,時間正和化驗的結果符合。”
在這裡,我必須暫停敘述,作一些說明。
由於後來事情有意想不到的發展,牽涉到的人和事範圍極廣,其中主要的部分,無論如何沒有可能作詳細說明,只能隱隱約約,遮遮掩掩,“將真事隱去”,讓大家自己去猜測。所以有很多地方和真正的事實有出入,那是故意地歪曲。
例如這裡出現的“六十五年”,實際上並不是真的六十五年,而只是一個大約的數字而已,大可不必深究,把我的敘述當作故事看,沒有必要尋根究柢。
這種情形在我敘述的故事中,出現過很多次,本來不必作特別宣告。可是這個故事中,後來發生的兩場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大的豪賭,贏家的賭運之好,簡直匪夷所思,而且駭人聽聞,應該是那必勝石在起作用,可是卻又令人難以想像,所以還是含糊其詞的好。含糊其詞還可以故作神秘,要是說清楚了,看故事的人一百個會有九十九個當敘述者是神經病。
說明如上。
當時我聽了之後,攤了攤手:“就算這個假設是事實,對事情也一點幫助都沒有 地震之後,是誰伸手進洞得到了寶物,根本無法知道。”
老人家卻還用十分懇切的目光望著我,希望我有所發揮。
我苦笑:“如果硬要縮小範圍,可以把範圍縮小成那個得了寶物的人,是一個賭徒 賭徒伸手進去摸那個石球的可能性比普通人高。”
老人家還沒什麼反應,生念祖已經對我的話表示不滿:“這是什麼話?說了等於不說!”
這一次我倒同意他的批評,我道:“可以這麼說 而且我的所謂賭徒,還是泛意的,你應該知道那是什麼意思。”
生念祖居然頭腦很清醒:“泛意來說,每一個人都是賭徒!”
我攤了攤手:“對,根本當時在京城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是取走了寶物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