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醉臥疆場,理性的思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父親的脾氣,可是為了父親的安危還是忍不住罵了那個無道的小皇帝。
不過這次百里夕卻反常地並沒有斥責年輕的長青,只是略微地遲疑了一下,便又迅速地接過了帽子一語不發地向門外走去。
來到了府門外,看著已經準備妥當的轎子,百里夕回頭對著長青溫言道:“青兒,好好在家用功讀書習武,為父會盡快回來的。”說完就轉身向轎子走去。
這時只見從轎子的後面走出來了個穿著青衫素衣,拿著長鬚拂塵的白眉老道士,邊用拂塵打著粗略的節拍邊高聲吟唱著: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等他唱著走到了長青的身邊,打量了片刻之後就見他假意吃驚道:“既是帝王之後,為何卻在此更生?”
此話一出,便驚得正準備上轎的百里夕差點摔了一跤,定了神之後,這才回頭望去,卻見一鶴髮童顏的白眉老道士正對著自己無比熱情地迎了上來,還大笑著對他說道:“原來是百里大人,可否還記得故友乎?”
百里夕看著這素不相識的老道士是一臉的疑惑,卻又被他剛才的言論揪著心,只得小心地問道:“請問這位道長是……”
那白眉道長見百里夕似乎不記得自己了,便又假意冷言道:“既然貴人多忘事,又何須提及賤名。只是有一要事,還請百里大人務必要仔細斟酌斟酌。”
“但說無妨。”
“不知百里大人是否一心為國為民?”那白眉道長說完便用那雙狡黠的眼睛直直地盯著百里夕。
百里夕也不含糊,便立馬正色道:“我百里夕一生為國為民竭盡心力,自認為無愧與國與民!”
那白眉道長聽完了也不立刻答話,只是撫著長鬚慢悠悠地來到了百里夕的身邊,探著身子在他的耳邊嘀咕道:“那百里大人為何還容著大殿之上的假皇帝為禍朝綱?”
聽了這話百里夕立刻嚇得面如土色,驚恐地望著正在大笑著離去的白眉道長,而後便慌不擇言地對著身邊的侍衛喊道:“抓刺客,把那白眉妖道給我抓起來!”這話一出百里夕就後悔了,只是無奈身邊的侍衛已朝著那白眉道士的身邊湧了過去。
而沒走幾步的白眉道長聽了只是楞了一會兒,就見四周湧來了數十個侍衛擋住了自己的去路。不過他也不慌張,回頭朝著百里夕正色道:“如此行經,也未免顯得過於小氣,不過貧道也不在乎。只是自己種下的惡果,還請大人好自為之。”
說完就見那白眉道人竟然化做一縷青煙乘風而去了,而原本想立功的侍衛們看著這詭異的情景也只能楞在了原地,不知所措地望著那無盡的蒼穹。
第五節
白虎殿上,正坐在龍椅上的小皇帝看著殿下微微欠身的群臣是一臉的得意。也不等他們起奏,便向群臣宣佈道:
“朕昨日晚寢,忽遇先帝降臨夢中,神情甚悲地挽著朕的手,親自教導朕要親賢良,遠妄臣;希望朕能再次振興軒轅王朝,剿滅虎視眈眈的秦朝,一血前恥。朕也甚有感觸,聲淚懼下地對先帝保證定能完成他的囑託。故今日特招眾卿家前來,商議伐秦大計!以慰先帝在天之靈!”說完小皇帝便又忍不住地偷偷朝站在他左邊的田成子望了一眼。
只見田成子微微點頭微笑著表示讚許,小皇帝這才滿意地繼續傲視群臣,等待著他們的附議。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秦朝乃虎狼之邦,而我國兵微將寡,尚不能自保,為何卻去自尋戰亂?”一白髮蒼蒼的老學士首先站了出來勸諫道。
而原本在等著殿下的群臣稱頌自己“陛下英明”的小皇帝,看著那位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糟老頭,是一臉的氣憤,正欲開口大罵,卻被另一位老頭強了先機道:
“不知王司徒為何空長他人志氣,而滅了自家威風?十八年前先帝不幸中了奸人毒計,才會虎落平陽。如今在陛下英明的領導下,兵多而將廣更甚從前,百姓安居樂業而恥秦朝之仇,個個怒髮衝冠爭著參軍為國,都欲誓死以報陛下恩德。如此情景,秦朝不滅,天理何在?”
在殿上的小皇帝聽了這話幾乎都快樂開花了,還不等那老頭講完便向他投去了讚許的目光,以示嘉獎。
可那王司徒也不是吃素的,也不管正坐在殿上的小皇帝就怒目指著那位老頭罵道:“張司空莫不是老糊塗了,為何睜眼說瞎話?還是安的是什麼歹心,竟然出此讒言蠱惑陛下?難道是嫌軒轅朝敗得太慢了不成?”
“王司徒你這是何話?我看你才是老糊塗了吧!竟然如此詛咒我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