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部分,天下三國,漂亮格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感情衝動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漢末靈帝時,侍郎蔡邕的悲劇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例子。
他就是那位以《胡笳十八拍》聞名的女詩人蔡琰的父親。蔡琰好文辭,精音律,看來確係蔡邕家學淵源。蔡邕一生以辭賦、書法、音樂方面的成就,成一代宗師,為世人稱重,是士中的佼佼者。著名的“熹平石經”,就是他自寫碑文勒石的。他還深通音韻,所製作的一把焦尾琴,史稱千古一絕;辭文則更出色。“窮變巧於臺榭,民露處而寢溼。請嘉穀於禽獸兮,下糠秕而無粒。”憤慨之聲,發自肺腑。倘不喪命,修撰漢史者,非他莫屬;在朝廷中,也是個有識見、敢進諫、不畏強權的政治家,為此獲禍於宦官,流放朔方,亡命在外十多年。
就這樣一個在政治上有頭腦,有節操,敢作敢為計程車人,一位大學問家,竟在董卓擁兵竊國,殺人如麻,天昏地暗,正直計程車無不遠遁他鄉,不屑也不敢與之為伍的時候,蔡邕卻在脅迫之下出仕。所以說,聰明和糊塗,雖是對立的概念,但在一個人身上,矛盾是可以統一的。而越是大知識分子,也越是難免“大智若愚”的狀態了。
按說,蔡邕不會不瞭解那個有豺狼食人之心,懷不軌叵測之意的獨夫民賊,不會不明白這樣的官是做不得的。但是,董卓託人捎話過去:“我是會殺人的,你不來作我的官,我不但殺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