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啊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部分,知識分子與人民幣時代,閃啊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個時期以內取消過印數稿酬或又恢復了印數稿酬,但都是萬變不離其宗。基本稿酬也大體上是四十年一貫制(15元左右),只是在印數稿酬上有較大的變化。1958年比1980年和1984年的印數稿酬約高10倍以上。

1990年6月,國家版權局發出《關於適當提高書籍稿酬的通知》,這是考慮到物價上漲等因素,對稿酬標準進行的一次調整。基本稿酬中,著作稿由每千字6—20 元提高到10—30 元;對確有學術價值的科學著作,必須從優付酬者,可以再適當提高標準,但每千字不得超過40 元。翻譯稿每千字由4—14 元提高8—24元,特殊的不得超過35元; 印數稿酬改為每萬冊按照基本稿酬的 8 %付酬。對確有重要學術理論研究價值而印數較少的專著,印l一10000冊,由原來的按基本稿酬的20 %付酬提高到按基本稿酬的36%付酬。

考慮到物價上漲的因素,這樣的稿酬標準還是沒有恢復到1957年的水平;實在太低了。

稿酬趕不上物價的增長

從1953年以後,文章和圖書的稿酬不斷下降,而物價不斷上升,人民幣越來越貶值。

文革時,稿酬作為修正主義的東西被打倒了。

直到粉碎四人幫之後,1977年10月才逐步恢復稿酬。出版部門規定的稿費標準,十幾年來,表面上提高了幾次,低線從千字2元升到10元,高線從10元升到40元;但同時物價也在不斷上漲。1990年人民幣1元的購買力,只相當於1956年的四分之一。稿費的實際含金量並沒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

丁東感嘆:文人這般窘境,固然說明中國知識分子工資待遇亟待提高,同時也說明近幾年稿費的實際含金量降低了!過去,一本30萬字的書才塊把錢,發表一千字文間就算10元稿費,也能買十來本書。如今一本30萬字的書已漲到十來塊,發表一千字就算掙30元稿費,也不過才能買三四本書。

於是,一些文化人跳出了買書 —— 讀書 —— 寫書的投入產出鏈,轉而下海經商,炒股、炒房地產……幹什麼的都有。面對文人下海,眾說紛壇,作家劉心武卻頗冷靜。他明確宣佈自己要繼續爬格子,掙稿費。他說:

“玩股票,從個人的角度,自然在為了發財,並企盼發橫財,例如買進時20元,丟擲時增值至400元,倘手頭有100股,則淨賺3800無,如玩得大,自然還可賺得更多。這麼想下去,賣字兒,即與文間掙稿費,嘔心瀝血寫一部長篇,費時三年不算長,以30萬字計,千字30元的最高稿酬,扣去所得稅,也不過8360元,平均一年掙不到2800元,一月平均才234元不足。而這還是滿打滿算,實際從寫稿到出書,最快也還需要一年,再加上很可能還要退回修改,很可能還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不被接受,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殤

泰達魔王

仕途沉浮

莊無魚

絕品醫生

痛罰

寵妻之老公太霸道

靜默成繭

將遇良才

青澀春天

奈何公主想嫁我

陌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