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致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四十一章 新皇舊帝,貞觀唐錢,小致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孫根本當回事,陛下在錢家能做出一些驚世駭俗的事情也容易被接受,畢竟這就是個特殊的地方。
長安的勳貴也紛紛趕往慧莊,陛下的傳喚他們可不敢有所怠慢,三兩結隊前來複命。已經準備高老的房玄齡與杜如晦在沉吟許久之後也走出府門,李治同樣收到了傳喚。
李二要起兵造反,那麼與李治就是對立的位置,他也想試探試探李治是在刻意隱藏還是當真如此。
書房內,李二大馬金刀的坐在沙盤旁,挑釁的看著房間中的官員。
“錢家傳出的訊息應該已經傳到爾等的耳中,朕也不在挑明,今日喚你們來此是來試探試探你們,如果朕不在了,你們如何能受得住朕打下的江山。”
眼尖的人已經發現了沙盤的錢字旗與大唐軍旗,心思玲瓏的眾人又怎能不知陛下的意思,眾人一同向李二躬身施禮,李治率先走到李二對面站好,隨後長孫無忌,褚遂良等文官武將。隊伍分割的很快,李治一方瞬間沾滿了人,他成新皇以成定局,而且又是平反一方,大小官員怎能不為自己的未來著想,一旦此時站在當今陛下的一方,那結果會是如何?
但兩隊中間還剩下幾人,房玄齡,杜如晦,程咬金,牛進達,尉遲恭,李靖,秦瓊,李孝恭,錢歡。
性子搖擺不定的李靖似乎下了很大的決心,片刻都為遲疑,大步走向李二,站在李二身後停止腰身,無聲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他只認一帝,那便是李二。
李靖是開國元勳,功不可沒,只忠心李二,輕視李治乃常理。
房玄齡上前一步對李治躬身施禮。
“殿下,老臣年事已高,思想渾濁不堪,無法給予殿下任何幫助,請贖罪。”
隨後轉身走向李二,腰身挺的筆直,絲毫沒有年邁殘燭之意,更像多年前那戰場歸來的功臣。房謀杜斷,兩人緊不可分,杜如晦同樣如此,兩人來到李二身前再次施禮。
“陛下,老臣一生跟隨陛下征戰沙場,如今年事已高,請允許老臣高老還鄉。”
“陛下,臣也是此意。”
兩人在此時高老,李二內心有陣心疼,未開口,只點頭。房玄齡與杜如晦對視一眼,停止腰身,再次道。
“陛下,老臣身以無官職,雖年高,但精通戰場廝殺,打理軍事,請陛下允許我二人入帳,在位陛下效命十載,死而無憾!”
這樣的場景是錢歡最不想看到的,一場沙盤戰為何要如此煽情,或許是錢歡不懂,他不懂李二與當年親王府親信的關係。李二站起身,一身龍氣瞬間籠罩整個書房,朗聲大喊。
“房玄齡,杜如晦,入帳。”
兩人走到李二身後,目視李治身後的幾十位官員,眼神充滿不屑和戰意,這哪裡還是往日那隨和的房玄齡,此時他分明就是一把透露寒芒的利刃,更無意的打了李治的臉,以年事已高拒絕李治,向李二高老之後成為白丁,再次入李二的謀反營帳。
其中還蘊藏著一股令人沉思的含義,李治不配讓他們二人效力。
其實不僅是李治,就是李承乾,李泰,李恪這三位最優秀的皇子在此,二人也不會效命於他們,老臣心中只有一帝,那便是李二。
李孝恭與秦瓊不語,大步走向李二,看都未看李治一眼,隨後便是尉遲恭,牛進達。四人在李二面前施禮,進入那謀反之營,此時只剩下錢歡與程咬金二人,程咬金站出身嘿嘿一笑。
“陛下,知節可說不出酸話,當年老臣以叛臣之身入陛下帳下,陛下不嫌,程咬金不忘,但今日老臣有一請。”
李二面色從容,朗聲道。
“說。”
程咬金收起笑臉,單膝跪地。
“陛下,程咬金在以叛臣之身請求入陛下帳下,願為馬前卒。”
這話似乎順了李二的心,咧著嘴角指著程咬金笑罵道。
“你這憨貨,朕的功臣,世人誰敢稱你為叛臣,朕便誅他九族,滾起來,入帳。”
此時兩隊之間只剩下一個錢歡,他看前看後,緩緩像窗前走去,他就不能參與這事兒,李治贏了,李二會把惱羞之怒發在他的身上,這還好說。但萬一李治輸了呢?以後的錢家沒有一刻鐘會是安穩的,以他那小膽子肯定會每日都會擔心錢家謀反,天天算計,這種事情可不是錢歡想要的。
李治與李二同時把看向錢歡,錢歡已經爬上了窗戶,隨後自二樓跳下,一聲慘叫在窗外傳來,錢家頓時慌亂,裴念季靜的擔心尖叫與長孫的呵斥聲同時響起,熱鬧的不能在熱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