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7章 天子門生,永樂大帝:朱標,四王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元璋狠狠的喝了一盞濃茶,吐了一口茶葉沫子。 朱標自然知道自家老爹就是心動了,趁熱打鐵的說道,“咱朱家要給天下武將一個歸屬感,那就是他們不再是隻會廝殺粗鄙野漢,他們只要奮勇拼殺,對咱們大明朝廷忠誠,就有機會進入武事學堂,成為天子門生,到時候就是人上人,家中祠堂上也能掛上一塊大匾,光宗耀祖!也可以出人頭地,不必看到文人的臉色!” “如此一來,這天下拿筆的拿刀的,都忠於咱們朱家,咱們大明江山何愁不能千秋萬代?就算這些人當中出了幾個不肖的,可是這天下自然是好人多,自然是有忠孝廉恥的人多,他們群起而攻之,哪一個反賊能站得住腳?” 朱元璋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標兒說的有道理,這文官就像那桌子面,看上去好看,也是常用的東西,但是這武將,就是桌子腿,平時你看不見,但是萬一他斷了,這桌子面也不得安生……” “還是爹英明……” 朱標拱了拱手,不大不小的拍了個馬屁,心中卻是感慨萬千。 好在這個時候是洪武年間,一切還都不晚,藍玉案也沒有發生,大明的武將底班並沒有完全斷絕,等到明朝中期的時候,一個皇宮太監,要收那個武將為義子,正常人的思想,這都是奇恥大辱,但是那武將卻興高采烈,拼命打了好多個勝仗,由此可見,武將的地位有多麼悲哀,重文輕武已經到達了什麼樣的程度?那時候的大明,已經是何等的淪落…… “少在這整那些虛頭巴腦的,這主意是你出的,你的我可不英明,哈哈哈……” 朱元璋顯然心情極好,笑呵呵的和朱標開起了玩笑。 朱元璋一邊說一邊盤算到,“這事你小子得幫你爹張羅起來,這第一任校長是咱,第二任校長就是你,你也不能在旁邊站著,再說你小子打仗鬼點子多,總有些新花樣,你也得多去,教教那些兔崽子……” 朱標這個時候卻難得的謙虛了起來,“爹您打了一輩子的仗,我這點兒小聰明,在您這兒看來什麼都不是,要是真打起來,兒子在您手底下都撐不過個一兩招……” 朱元璋上下打量了朱標一眼,認認真真的點了點頭, “還真是,你小子現在確實還有點嫩,打不過咱,哈哈哈……” 朱元璋眉開眼笑的繼續說道,“這個事情好辦,這皇宮大內裡有那麼多空房子,隨便找出一間就能用,把那些公侯子嗣,集中起來,咱也好好教教他們怎麼打仗,再讓那些個閒著的老殺才,來教教後輩……” 朱元璋盤算著,臉上笑容不止,可是朱標,卻面露憂愁,有些沉重的開口說道,“ 爹,這件事情兒子感覺不應該如此著急,應該在全軍選拔,先選出那些熟讀兵書的,弓馬嫻熟的,無論他是將是帥,是兵是卒,到了軍校裡,都一視同仁,都是天子門生,等到畢業以後,根據軍校中的表現,在冊封官職。” “全軍選拔?胡鬧…”朱元璋有些頭疼的說道。 “我大明總共有一百二十萬兵士,什麼時候才能選拔過來,再說了,就算是選拔了出來,也是曠日持久,而且什麼樣的都有,而且有些地方的方言眾多,說話能不能聽懂都是兩回事。” 朱標也有些意識到自己有些想當然了,現在的大明不是後世,一個高考什麼都解決了,除了朱元璋說的那幾個原因,最難的還是這選拔標準,是讓他們比試弓馬嫻熟,還是讓他們比試指揮打仗,這各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考核出來就是一筆糊塗賬,而且地方可以操作的空間太大,選擇出來的人,還真就未必是人才。 朱標沉吟片刻,還是開口說的,“那裡面也必須摻上一些寒門子弟,而且要是大部分,實在不行就把這件事情和武舉開科合二為一,這樣才更加正規,不能只是那些公侯子嗣,這一千個人,能有十個就不錯了,咱們大明在加強軍隊的同時,也要透過這件事情,給軍戶們一個上升通道!” “只有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他們才會為咱大明拼命打仗,否則這一輩子一眼就能看到個頭,無論如何都沒有出頭的希望,父親是個百戶,兒子也是,父親是個大頭兵,兒子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出頭的機會,這樣的軍隊早早晚晚要出問題……” “你這個說的倒是有道理,把這武舉開科和這軍事學堂合二為一,倒是省了很多事情……” 朱元璋抿了一口濃茶,眼神深邃,緊接著又說道,“如果這樣來辦,那這武舉開科的招收人數,就要增多,這書本上學習來的東西,和一刀一槍拼殺出來的,畢竟不一樣,咱也不可能讓他們一出學堂的門口,就獨領一軍,還是要下放到戰場上歷練的,這當兵的歷練,總是要死上很多,最後剩下個一兩層,能為將為帥,就已經很不錯了!” 朱標點了點頭,這件事情朱標倒不反對,因為這紙上談兵,可是禍害人不淺,這演習演的再好,終究和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不一樣。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