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0 換船時間,奮鬥在美國,東方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廠設計師認為,這樣厚度的裝甲也足夠用了。如果再加厚裝甲的話,就要減少炮位和降低航速。得不償失。
至於撞角問題,我廠的設計師認為,有沒有撞角,兩艘鐵甲艦撞在一起都是一起沉沒的下場,所以真要撞擊的時候水下撞角並無真的需求。連船體的三寸船板鋼材和包了船體的十英寸鐵甲,就會將任何一船撞沉。
至於魚雷問題,船上雖沒有地方留下魚雷發射器的位置,卻能裝載四艘五十噸的高速魚雷艇,每艘高速魚雷艇上都有兩個魚雷發射器,以及四發魚雷貯備。海戰之前,將魚雷艇放下,儘可進行魚類射擊。”
聽完張誠的解釋,李鴻章也覺得能說的過去,不過,現在最重要的,是看看張誠這邊的實際生產能力。其他嘴裡說的天花亂墜都是假的,只要船能看見,才是真的。
李鴻章:“既然這九千噸的鐵甲艦,有四艘的備料,那就先造四艘九千噸的鐵甲艦把。當時你和幼櫵立過軍令狀,說是半月內可以開工,九千噸鐵甲艦按你所說,只要十天就能完成。我也不要你二十五天就拿給我看。兩個月總能完成吧。”
張誠:“因為造船廠需要徵地等。還需要中堂大人一紙手令才好辦事,只要有這手令在,一個月後,自見分曉。”
李鴻章:“那好,你就帶我一隊衛士,和我的手令。只要是這直隸地方,這手令就能通行無阻,涉及國家大事誰敢不服的,可以先斬後奏。”
這次拿到李鴻章的手令,算是完成了任務。剩下的事情,那就是機器人的事情了,反正機器人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知道疲倦——其實金屬也是有疲倦期的,只是這機器人能自我複製,就算過期損壞的機器人原材料還能重複利用,理論上就是不知疲倦了。
一個月後,也是正月初九,正過年節的時間,自直隸總督李鴻章以下,張佩綸,鄧世昌,丁汝昌,林曾泰,劉步蟾,林永升等北洋水軍官兵接近兩千人來接船。
這一個月中,每天都有人給李鴻章進行訊息彙報,開始幾天也不過是炮廠房子建起來了,船廠船塢搭好了,機械裝置人員來了,儲存的船板及其備料到了。然後就開始一天天的進行船隻組裝,以21世紀黑科技的力量,造這種多鉚蒸剛時代的軍艦還是非常容易的。
結果就是四艘鐵甲艦船船體一天天看著在成型,最後下水的時候,船漆還沒有全乾透。用專業的話說,就是用下餃子一樣的速度在製造軍艦。下水前的最後幾天,甚至引來了大批的天津機械局的官兵學員前來駐足觀看世界第一速度的軍艦製造。
李鴻章看到有這種速度,自然是最高興的一個人,幾乎不需要現銀,就能將北洋的船隻全換一遍的機會終於來了。
這次李鴻章終於注意看了一下船廠畫冊各種船隻的備料,其中九千噸的鐵甲艦隻有四艘,稍稍可惜,不過,定鎮二艦比這還小一圈呢,都是舊船了。如今正好換了新的。其中五千噸級別的一級快速巡洋艦,配備六門120公厘主炮和八門75公厘副炮以及十門37公厘轉管機關炮的火力,整體裝甲厚度達到四英寸,還有著最高24節的船速。看著資料就比日本人的吉野號強得多。這樣的船,備料足有八艘。
至於三千噸的二級快速鐵甲巡洋艦,備了四門120公厘主炮,六門75公厘的側舷副炮和八門37公厘的轉管機關炮。裝甲厚度雖然只有二點五英寸,但是加壓通風時的最大速度卻到了三十節,打不過更大的船還能跑的。比他小的船,也沒他速度快。這樣的二級快速巡洋艦,有十二艘的備料。
最小的1500噸級別的無防護巡洋艦,足有十六艘的備料,這樣的無防護巡洋艦,其實也有兩英寸的滲碳鐵甲和鋼質船體,但是,如果面對一百毫米以上的主炮,肯定會被打穿,只能擋擋小口徑副炮炮彈和機關炮的炮彈。武備方面,是四門一百毫米的速射炮,和六門三十七毫米的轉管機關炮,以及兩具魚雷發射管。因為武器和裝甲很少,這樣無防護的巡洋艦最高速度能達到三十五節。
不過速度最快的,還屬備料四十艘的高速魚雷艇,這樣的魚雷艇上面只有一門三十七毫米的轉管機關炮和兩個魚雷發射器。噸位是五十噸。只有兩寸厚的鋼板船體。是真正沒防護的。不過相對於此時射程五百米的壓縮空氣魚雷,張誠給北洋的混合動力魚雷射程超過一千七百米,速度也更快。
舊的定鎮二艦也不說是沒有用,而是現在根本沒這多人來開動所有的新式的軍艦,就算加上天津北洋學堂的學員也是一樣。果然是幸福的煩惱嗎。
因為沒辦法,整個正月期間,李鴻章除了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