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樂器的70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章 天涯共此時,三體任務拯救章北海,愛玩樂器的70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關於星艦地球發展的困境,章北海比高欣更加清楚。 但知道是一回事,解決卻是另一回兒事。 現在能保證的是,基本物資沒有問題,只要自己不冬眠,星艦地球就變不了天,只要飛出了太陽系,星艦地球就可以把地球兩個字去掉了。 變成真正的星艦文明,那時候兩派的爭端就可以歇歇了。 在章北海的內心深處,星艦文明才是真正安全的文明,呆在任何一個行星上,都是不安全的。 未來史學派內部,早就對這個問題展開過大討論。 雖然都是一些理論猜想,沒有實際的證據,比如宇宙中文明的數量。 肯定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但絕大多數文明,都是匆匆過客,它們還沒發展到,出門轉悠一下的程度,就無聲無息的消失在時間的長河裡。 文明之間空間的距離是非常遙遠的,但時間的距離更加遙遠。 每個文明存在的時間,從宇宙的時間尺度上看,都是短短的一瞬間。 人類文明如果從嚴格的角度,也不過是十萬年。存在於同一個時間段,距離又不遠的兩個文明,這個機率比六合彩低的多。 可以說三體人和地球人既是幸運的,也是不幸運的。 但這種極低機率的事件,放在宇宙尺度的時間裡,又是必然會發生的,特別是在星系密集的區域。 這種現象加速了文明的發展,也加速了文明的滅亡,想要避免這種滅亡,學派內部認為,只能是星艦文明。 但目前的星艦地球,地球佔的比例太大,無論是精神上,還是物質上,星艦還只是一個嬰兒級別。 而且還是一個營養不良的嬰兒,也許下一秒就會被宇宙吞噬。 高欣帶來的資源,只是解決了燃眉之急,但是星艦地球深層的矛盾,反而更加的激化。 吃飽飯的人們,難免做點吃飽了撐著的事情。 高欣看著日漸消瘦的章北海,心裡也很著急,每天都在不停的思考。 星艦地球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人口不足,根本就沒辦法發展新的科技,能維持不倒退就不錯了。 實際上越來越多損壞的東西,已經無法維修了,即沒有那麼多備品零件,修理的技能,加工的工藝,也漸漸消失在時間裡。 這方面偉大的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早在他的名著《基地》系列裡,早就做過詳細的描述。 歷史中也不乏這樣的例子。 二十世紀冷戰的高峰期,燈塔國的火箭技術,就到達了登封造極的高度。 登月用的大火箭,放到二十一世紀初,也是橫掃一切的存在。 可惜隨著時間的流逝,只過了短短的幾十年,火箭發動機技術,竟然在燈塔國失傳了,或者說不再擁有競爭力了。 網紅飛船大咖,想要製造不鏽鋼大火箭,只能用昔日對手熊國提供的火箭發動機,那可是當年被狠狠嘲笑過的技術路線。 好好的一枚火箭,硬是塞進去好幾十臺小發動機,讓有密集恐懼症的人看著就頭暈。 同樣的事情,在星艦地球上,也已經有了苗頭。 高欣就碰到過兩次,兩個維修人員,面對一個換氣扇,竟然束手無策。 上前一問,那兩名維修人員表示,以前都是直接換新的,倉庫裡已經沒有備品了,但怎麼修這兩人還真不知道。 高欣耐著性子,和兩名維修人員,研究了半天,終於找到故障點。 只是風扇葉片上,一個小小的止退墊片變形了,稍微矯正一下就能用。 事情雖然小,背後卻是危險的訊號。 按照這個狀態發展下去,星艦離整體損壞就不遠了,在太空環境下,很多東西根本修不了。 或者是不會修,絕大多數的維修人員,都只會直接更換主機,能更換零件的都算技術人才。 至於手工修理,那絕對是想多了,星艦地球的維修人員,根本忙不過來。 星艦地球的大部分人員,都是士兵出身,也缺乏相關的培訓,啟航時配備的維修人員,總共也沒幾個。 星艦設計之初就是對付三體艦隊的,預設戰場在柯伊伯帶,雖然叫做恆星級飛船,但從來就沒進入過太陽系外圍。 對遠航的考慮嚴重不足! 三個天文單位之外,同樣有一個人,正在為類似的問題發愁。 方凱發愁的不是人數太少,而是太多了。 大量的非一線人員,佔據了太多的資源。 這艘打著科學考察名義的飛船,說白了就是一艘逃亡飛船,冬眠艙裡還有幾十個,兩百年前企圖獲得永生的大佬。 他們是以屍體名義上的飛船,方凱現在考慮的,就是要不要這些無效載荷,拋棄在太陽系外圍。 反正當初簽定的合同是這樣寫的,至少不用擔心三體人來挖墳。 經過兩百多年的歲月,太陽系邊疆號,同樣進入了老年期。 大量的機器,開始無徵兆的停擺,好在啟航之前,方凱對這方面做了充分的準備,逃亡不是過家家,絲毫馬虎不得。 讓人頭疼的是,資源不足的問題,飛船上的閒人太多,一個個還都是有來頭的。 最初啟航的時刻,好多人都把這當做了一次旅遊,太陽系邊疆號,不過就是一艘大一些郵輪。 人們並沒有對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靈物縫補人

古鏡照神

夢裡尋她之心醉如詩

分享開心

昕影若離

子昕

離譜!出馬仙家們都想爭奪我

楠柯

歲時來儀

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