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樂器的70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8章 記者招待會,三體任務拯救章北海,愛玩樂器的70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狂熱場面中,保持冷靜的人依然不少。 “馬死磕先生,請容我表達一下不同的看法。” 高欣尋聲望去,看到一個氣質淡定的中年人。 這位他倒是認識,華夏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李偉,曾經做過華夏隱形戰鬥機專案的總設計師。 後來又親自參加了南天門計劃,高欣來這兒用的玄鳥戰機,也是他力主開發的。 “您能告訴我們,飛船的初始質量嗎?” 馬死磕略微想了想,報出了一串數字,雖然沒有工質消耗量,那麼亮眼,但也是一個很優秀的數字。 “還有一個問題,您製造這艘飛船的目的?” 高欣敏銳的發現,馬死磕的瞳孔微微收縮了一下。這對於見慣大場面,進行過無數場演說的人來說,是很少出現的。 “當然是為了人類的未來!” 不愧是媒體上經常露面的老手,馬死磕轉瞬之間就調整了狀態,漂亮的空話根本不用過腦子。 “恕我直言,一個G的持續過載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指標,如果只是做為運輸飛船的話。” “在可以預想的太空作戰中,飛船的機動性才是第一位的,任何不能快速改變航線的飛船,都會成為光速武器的靶子。” 不愧是主持過武器系統開發的院士,一句話就說到了關鍵點上。 在鐳射和粒子束武器,大規模出現的時代,快速改變航行軌跡的能力,才是作戰的第一需求。 馬死磕再次展示出他的招牌笑容,對著李偉道:“您說的也只是一種猜測,未來的太空戰爭,到底是怎麼樣的,我們誰都不知道。” “從目前的技術條件下,這已經是人類能達到的極限。不知道李院士,在深空航行上,還有什麼高見?” 馬死磕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就把皮球給踢了回來。 李偉微笑道:“我們認為,只有核聚變直噴發動機,才具備戰勝三體人的可能。” “您的發動機本質上,是用電磁場加速離子,噴射速度的上限,也就是三百千米左右。跟核聚變射流,兩萬公里每秒的速度,差了兩個數量級,需要的燃料數量同樣差了兩個數量級!” 馬死磕冷笑兩聲:“李院士您說的受控核聚變,是不是還有五十年就能成功了呢?” 全場爆出一陣鬨笑的聲浪,高欣看得出來,很多人是有意的。 其實也不能怪那些人,受控核聚變永遠的五十年,算是近一個世紀以來,最大的科學梗。 每一代都有科學家,預計五十年後,受控核聚變會成功,可惜過了一百年,進步只能是緩慢來形容。 慣性約束,仿星器,託卡馬克,強鐳射矩陣,各種靠譜不靠譜的套路,都試了一遍。 不時有等離子體,溫度又達到了多少,時間維持了多長的訊息,登上各種頭條。 但如果有人刨根問底,追問發了多少電,各科研機構就開始語焉不詳。 “馬死磕先生,我們注意到您的飛船,同時需要核燃料和噴射工質,這對探索宇宙是不是一種阻礙?” 發問的還是那位女記者,明顯是後面有人提詞,不然不可能問出這麼專業的問題。 馬死磕的控場能力絕對一流的,他並沒有馬上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稍微停頓了幾秒,待眾人的目光,都集中他身上,才開口道。 “我們的飛船,只要啟航時,攜帶足夠的裂變燃料,少量的啟航工質,就能夠飛出太陽系,剩餘工質的缺口,可以邊飛行邊補充。” 在座的數位大佬,已經從飛船的外觀上,看出了點名堂,這的確是一個天才的設計。 女記者卻沒聽懂馬死磕的暗示,繼續問道:“馬死磕先生,您說的邊飛行邊補充是什麼意思?據我所知太空裡是沒有物質的。” “尊貴的女士,嚴格來說太空裡並不是什麼都沒有,有無數溢散的小天體,比如說微隕石,還有大量遊離的物質原子,當然分佈密度非常低,我們近似認為是真空。請看這裡!” 馬死磕點住飛船的影象,進行了區域性的放大,飛船頭部的位置,細節立刻豐富起來。 兩根好似蝠鱝觸鬚的東西,是由密集的線圈構成的。 “我們在飛船的頭部,設定了一個強磁場,任何靠近這個磁場的微量物質,都會被捕獲。” 馬死磕侃侃而談,硬是吧一場研討會,開成了記者招待會。 “請注意我們的發動機,跟普通的離子發動機,有著本質的不同,任何物質都可以成為工質。” 這話高欣聽著有點費解,離子發動機的工質是有嚴格要求的,任何物質都能使用,這個牛皮有點大了。 但看看周圍的大佬,並沒有人表現出異樣,看來是自己懂的太少了。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本次研討會的議程到此為止,下面有請大家去站外拍合影。” 大會主持人,不知道從哪個角落裡冒了出來。 高欣感覺研討大會才剛剛開始,這怎麼就結束了。 根本就沒給非工質派發言的時間,大部分時間都是傳統火箭派在唱雙簧,身為太空軍司令員的常偉思,還在講臺上站著呢,這就結束了。 還沒等高欣想明白,在座的大佬已經紛紛起身,有工作人員進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靈物縫補人

古鏡照神

夢裡尋她之心醉如詩

分享開心

昕影若離

子昕

離譜!出馬仙家們都想爭奪我

楠柯

歲時來儀

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