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樂器的70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章 逃離木星軌道,三體任務拯救章北海,愛玩樂器的70後,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交通艇被撞飛的那一刻,井上明在東方延緒的脖子上切了一掌。 東方延緒身體一軟,倒在了井上明懷裡,此時星艦的加速度,已經超過了一個G。 東方延緒的身體變得很沉重,井上明半拖半拉的,把她拽進了一間封閉倉室。 關上門,井上明背靠著門,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太空新人類的身體結構,在高重力環境下的弱點暴露無疑。 深海液瞬間充滿了整個房間。 章北海檢視著一間間的倉室,都進入了深海狀態,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如果全艦的一千多名官兵,拒絕進入深海狀態,真的會把命令執行下去嗎? 章北海反問自己。 答案是肯定不會,單獨一個人的逃亡沒有任何意義。跨越兩百年的堅守,不是為了個人的逃亡,而是給人類留下一個希望,一個火種。 當然如果有人想要阻止這個計劃,章北海也不會客氣。 剛才那艘妄想攔路的交通艇就是下場,太空港上那臺小功率的鐳射器,還在胡亂的射擊著,章北海對此並不在意。 這種強度的鐳射武器,只能給星艦抓抓癢,或許還能在表面,留下一些難看的汙漬。 章北海擔心的是電磁軌道炮,星艦對這種純動能武器的防禦水平,甚至不如三百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戰略艦。 那些幾萬噸的戰艦,裝甲的重量接近總噸位的一半,一噸重炮彈的直接命中,也能依賴厚重的裝甲硬扛幾下。 只要不被連續命中,或者彈藥庫被擊穿之類的,那些老式戰列艦,就是海上無敵般的存在。 星艦的總噸位雖然超過戰略艦十倍以上,但是體積卻至少膨脹了一百倍。 分配到每平米外殼上的裝甲防護,更是少的可憐。 在材料技術取得劃時代突破之前,主要的作用也,是遮擋無處不在的宇宙射線和塵埃。 對速度高達每秒上百公里外,質量超過一千公斤,由超高強度金屬構成的動能彈,防禦水平非常難看。 最普通的動能彈,也能輕易的撕開星艦的外殼,更不用說那些特殊形制的穿甲彈。 目前人類的星艦在火力,機動性,和防護性三大指標的平衡中,完全倒向了機動性。 人們普遍認為太空戰場,距離才是防禦和進攻,最好的手段。 前進四的倒計時還在繼續,章北海不再思考,按下了深海液注入的按鍵,有的時候聽天由命也是一種選擇。 如果太空港中的內衛部隊,不組織攔截,章北海還想離遠些,再啟動聚變發動機。 現在看來沒這個必要了,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不會因為幾隻攔路的螳螂,就停下自己的腳步。 幾十公里之外,趙剛的手指劇烈顫抖起來,只要按下發射鍵,雷達上這艘低速行駛的驅逐艦,就會變成一朵禮花。 他有這個把握,三十年前那艘被劫持的飛船,就是被動能武器先撕成碎片,然後被母艦上的大功率鐳射,蒸發成金屬氣體。 至今為止那片空間,仍然是絕對的禁航區。 但是那艘星艦上沒有活人,這是當時艦隊國際允許開火的關鍵。 讓趙剛猶豫的是,眼前驅逐艦上有一千多名官兵。 在太空中被摧毀的星艦,是留不下活口的,太空中的低氣壓,超低溫,還有宇宙射線,都能瞬間將人殺死。 只要脫離了星艦的保護,普通人一分鐘都活不下去。 趙剛的猶豫不決,要了他自己的命,星艦發動機噴出的,強大的高溫粒子流如同狂風般,把太空港表面的基礎設施,全部吹散。 這其中就包括趙剛棲身的塔臺,還有那門沒來得及發射的,電磁軌道炮。 這一切過程,都被戰場監測系統記錄下來。 後世的史學家,給了趙剛極高的評價,是他心中的大愛,給了人類最後的機會,他的死重於泰山。 對章北海的評價,卻褒貶不一。 叛逃行動造成的傷亡,是部分史學家,對他口誅筆伐的證據。 根據事後的調查,共有一百一十四人,葬身於自然選擇號的發動機尾流。 追擊行動在一片混亂中展開,第一個出港追擊的是藍色空間號。 亞洲艦隊司令部,收到請求追擊的報告時,藍色空間號已經航行出了幾千公里。 這次太空港的人員很幸運,只是簡單詢問了藍色空間出港的理由,就快速放行了。 因為他們已經收到了司令部,對自然選擇號的通緝令。 但是通緝令上寫的很矛盾,呼籲有條件的單位,攔截逃竄驅逐艦,但也要注意自身安全云云。 藍色空間號正是憑藉著,這份模糊的命令,順利的駛出了太空港。 航行到幾千公里的安全距離之外,才啟動了聚變發動機。 這個時候離自然選擇號,進入前進四,已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 十六顆衛星上的觀察所,依次發現了自然選擇號,他們沒有選擇攔截,而是把星艦的位置,上報給了司令部。 這和那個矛盾的命令有關,也和自然選擇號上的人有關,在沒有明確授權的情況下,沒有那個基層單位,敢冒這個險,對自然選擇號進行硬攔截。 此時的自然選擇號,速度已經相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