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飲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八章 便宜王爺(4),三千浮屠,若飲三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啟元,西河州早晚都會有陷落的一天。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西河想憑一州之力對抗北疆啟元的確是痴人說夢。”
蘭元亭點點頭贊同了木三千的說法。
“既然如此,你可知大將軍為何要苦苦支撐,非要把西河州把持在自己手裡麼?”
蘭先生繼續問道。
“這個我並不清楚,但既然蘭先生這麼說,外公定然有這麼做的道理。”
木三千實話實說,他不是在西河州長大,對於西河州的事情瞭解僅存表面而已。
“因為大將軍念情,既念舊情,也念新情。”
蘭元亭停頓片刻之後一字一句的說道。
“你願意從大將軍的手裡接過南院大王這個位置麼?”
隨後蘭先生繼續問道。
“我——不知道。”
木三千並沒打算作何隱瞞,他回答的每一個問題都極為真誠。
南院大王的地位定然會給木三千帶來頗多好處,別的不說,僅是那些足以跟啟元邊境大軍周旋的鐵騎就足以讓天下人眼紅了,但這個位置並不僅僅會賦予你權利,它也代表著責任,假若木三千真的成了西河州的王,他就要為守衛西河州的數十萬鐵騎還有幾十萬兵卒的性命負責,更得為西河州一州之生民負責,他能擔得起這個重擔麼?
木三千從武當山下來一路到現在,在他身邊已經死了太多的人,養山哲,師傅,師伯——
木三千很害怕會有更多的人因他而死,這讓他自責,讓他恐懼。
“我來西河州除了見見外公跟大姐之外,還有件急事要去做。”
木三千又說道。
“有個人等著我去救命,還要送一個朋友回鄉安葬,其他的事情我現在想不了太多。”
蘭先生盯著木三千看了一會之後便讓他先行離開。
等木三千離開之後安渡山卻不知從哪兒冒了出來走進房間裡。
“我這外孫如何?”
安渡山迫不及待的問道。
“殺伐不決,這一點比起你來都有所不及。”
蘭先生起身之後說道,臉面上難掩失落神色。
“唯獨一點倒像是跟你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蘭先生又說。
同蘭先生商議之後安渡山決定且先讓木三千去做完自己的事情,北上之後恰好可以先去王庭一趟受封,如此西河州的新王便也能坐實了。這麼多年都撐了過來,替自己的外孫再多撐個幾年有什麼不可以。
因此木三千受封為王的典禮儀式便無限期往後推遲。
而實際上讓將木三千推上王位最大的阻力,還是來自西河州內部。
都是跟著大將軍戎馬半生的兄弟啊,怎麼過了幾年舒坦日子便開始糊塗了呢?
蘭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那些遺老遺少們似乎快要把當初的那些豪言壯語都就著山珍海味吃進了狗肚子裡,早就把忠肝義膽丟在一邊,心裡只剩下榮華富貴了。
可是能怎麼辦呢?
他們願意跟著安渡山拼命打仗拋家舍業,不也是為了日後能青雲直上過上舒心日子,總不能讓人替自己賣完命,卻又什麼都不給吧?
安渡山自己卻已經是一方之主,一地之王,他今日的地位可都是那些兄弟用熱血性命一步步給抬出來的。
沒關係,只要老夫不死,他們還不敢翻了天去!
雖然知道夜長夢多,也知道阻力重重,但安渡山依舊給木三千留出了時間。
受封儀式可以往後推,但小王爺封王一事可以先昭告出去,就算有人不服也只能捏著鼻子忍著。
蘭先生還是建議將木三千封王一事在軍政兩條線上昭告出去,如此起碼能讓木三千有地位在身,去辦事也要方便許多。
安渡山對蘭先生信得過,既然蘭先生如此說了,那邊很快起草了詔令在軍政兩條線上傳了下去。
郭打鐵師兄才在王府待了兩日便去找木三千說要回去。
“再多住兩天就是,等師兄走了之後咱們再見指不定是什麼時候了。”
找外公問了紅衣的事情,外公說紅衣歸屬霍思遠管理,於是木三千便又去找霍思遠,打聽之後才知道紅衣從啟元回來把訊息帶到之後便又去了敦煌。
木三千詢問能否把紅衣暫時借調過來,霍思遠自然答應,木三千轉念想想等紅衣從敦煌回來又要多耽擱些時日,便寫了親筆信讓霍思遠派人去送往敦煌,紅衣見信之後便知道該如何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