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被蔑視的小皇帝
一簾媚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章 被蔑視的小皇帝,妖邪公主:招個侯爺來成親,一簾媚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珠玉一回來,何子兮就讓珠玉去找十三,十三站在廬舍前笑得像個孩子,平時精明能幹的一個人,這會兒成了個傻子。
德順帝入土為安之後,何致正式登基稱帝,年號景盛。
封項太后為太皇太后。
追封欽烈皇后為欽烈太后。
晉升秦國公主為太公主。
何子兮因未成年,故不賜封號,由長公主晉升為大長公主。
封大皇子何敬為謹親王。
其他嬪妃各升一級,為太妃、太嬪等。
定邦王晉升為定親王,兼輔政大臣。
丞相項直封忠正侯,兼輔政大臣。
周珉升任御史大夫,兼輔政大臣。
孔新平升任御林軍大統領。
白仲琦升任御林軍都尉。
楊丹躍級升任禁軍都尉。
等等,光人事任用,就佔了登基大典的一多半時間,小小的景盛帝何致坐在龍椅上眼瞼低垂,都快睡著了。
何子兮聽到周珉這個名字後,第一反應就是派人去調查周家,調查周珉。
朝廷裡的事還沒有整頓完,焦頭爛額之際,傳來噩耗,南邊涿水郡反了!
鎮守涿水的恆安侯本是華朝外戚,後來在兵亂中因為打不過太祖皇帝,險些被斬於陣前,所以帶兵投降,太祖皇帝把涿水賜給他當做封地。
看來這些年恆安侯根本沒安心過日子,而是一門心思惦記著復辟華朝,他一直威逼利誘涿水四周郡縣,竟然能夠和邑寧的華朝餘孽互通有無,華朝餘孽的兵源、糧源都在涿水。
涿水這一反,那些以前曾經揹著朝廷為恆安侯做過事的官員,怕被朝廷治罪,乾脆跟著也反了。
於是,短短三天時間,以涿水為首的四個郡全都重新舉起了華朝大旗,然後和邑寧遙相呼應,將夾在中間的成渝郡迅速攻破,成渝郡郡守一家幾十口人全部殉國,而駐紮在成渝郡附近的渝北折衝府只和叛軍打了一仗就差點全軍覆沒。
岷安和涿水相鄰,岷安一夜之間就成了對敵最前線。
岷安折衝府剛因為舞弊案撤了原來的錢司馬,任命朱函做岷安折衝府司馬,董興暫代兩個營的執金將軍。
因為主帥發生變動,恆安侯壓根就沒把岷安折衝府這支專門剿匪的隊伍當回事,他聲勢浩大地率領號稱八萬大軍東出涿水,直取岷安。
可這一仗,恆安侯被打了個灰頭土臉,岷安折衝府兩萬人,愣生生把恆安侯打得丟盔卸甲逃回涿水,就是因為岷安抵擋有力,給朝廷集結軍隊,做周翔部署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董興作為岷安折衝府府兵的陣前指揮官,小定王的名聲愈發響亮。
岷安這邊大捷,可成渝那邊情形十分糟糕,而迎勝王被華朝餘孽牽制在邑寧地界上不能救援渝北。
人到用時方恨少。
恆安侯一反,全國很多藩部都蠢蠢欲動,以西北衛安侯為例,又越界到其他郡縣去收地租,所以各處都不能全員調出,都得留人緊緊盯著這些藩部。
而京中,景盛帝剛剛登基,人心不穩,謹親王何敬一直稱病在家,其他歸附謹親王的大臣也都各懷鬼胎,項太后不敢貿然把京師折衝府調派出去。
三公這幾日都在思籌領兵討逆的人選,可定王董懷和忠正侯項直一直僵持不下,定王要用異族將領,忠正侯要用中原將領。
爭執到白熱化,忠正侯和定王兩個人在朝堂上破口大罵,忠正侯指著定王說他這是異族篡權,定王說忠正侯是結黨營私,雙方都把對方乾的醜事揭發了一遍。
什麼圈佔農民土地,至使大量失地農民流離失所,什麼偷偷資助天女廟擴建,鼓動士兵信奉天女,擾亂中原倫常。
坐在龍椅之上的景盛帝一聽,這誰都不是什麼好人呀!
小皇帝氣得命令他們兩個閉嘴,可這麼兩個人,誰能真的把不到十歲的小皇帝看在眼裡?反而越吵越兇。
周珉是個當和事佬的,這邊勸勸那邊勸勸,他不認真勸,那兩個也不認真聽,沒一會兒朝堂上就混亂成了菜市場,兩夥人幾十號,推搡叫罵,好不熱鬧。
景盛帝喊了幾句根本沒人理他,他都站到龍椅上喊了還是沒人理他。
又急又氣,景盛帝忍不住就哭了。
朝堂上的亂像太皇太后和大長公主都聽說了,一個從飴泉宮往過趕,一個從正坤宮往過趕。
正坤宮距離近,何子兮先到了。
奉天殿後門口有御林軍把守,守門的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