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簾媚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章 鳴鏑,妖邪公主:招個侯爺來成親,一簾媚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皇子坐在育清宮寢宮裡,聽著越來越近的打殺聲,他覺得他是活不過這一劫了。

而北邊的玄武門,由白仲琦校尉親自坐鎮把守,他遠遠看到育清宮方向升起濃煙,心頭一跳,趕緊派了兩個旅去解救育清宮,他自己留下三個旅。

玄武門外的叛軍進攻了幾次都被白仲琦打退了,白仲琦因為早就接到過何子兮通知,所以有所準備,箭支和滾木擂石數量充足,叛軍傷亡不小。

可白仲琦手下的兩個旅畢竟人數不多,叛軍的幾次衝鋒之後,三個旅的人數迅速下降到兩個旅。

叛軍甚至拿出了攻城用的石脂水,用投石器扔到了玄武門下,木包鐵的宮門一下燃起熊熊大火。

石脂水的火沒辦法救,石脂水,遇水愈明,白仲琦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宮門被燒得越來越酥,這樣的宮門要是被撞門車一撞就碎了。

項太后不虧是跟太祖皇帝行軍打仗出身的女人,打殺聲一起,方才還在腦子裡盤旋不去的喪子之痛一下子全部換成了保家衛國的念想。

幾支當初開國時候軍中用過的不同火焰顏色的鳴鏑在宮中不同角落先後穿雲而出,隨著不同的鳴鏑聲響,傳出的是不同的軍令。

防守在皇宮四個門上的將領都是年輕一輩,這穿雲鳴鏑他們只在父輩口中聽說過,哪裡親眼見過?所以當鳴鏑響起,他們並未領會其中深意。

京師城四周有五座折衝府,每一座的司馬都是當年跟隨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大將,定邦王能夠完全掌控的折衝府有兩座,但不排除其中有少部分並不忠心於定邦王。

其他三座中有兩座的司馬都是中原將領出身,其中的兵將大多出身於蔣家軍和程家軍,還有很多是世家子弟。

還有一座京北折衝府,是戰時由太祖皇帝一手提拔提拔任用的草根將士組成,這支隊伍的人都沒什麼背景,基本上往上倒一代就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人,大不了出一個祖傳打把勢賣藝的,那就是“世代行伍”,朝堂中的高官很少從這支隊伍裡提拔,高官們互相通婚也很少從這支隊伍裡選人,可就是這支隊伍,是最忠誠於皇權的。

太后的鳴鏑響過後,北大營的騎兵從戒嚴了的京城街道上洶湧過,因為戒嚴而躲在家裡的小老百姓都嚇得瑟瑟發抖。

玄武門下的叛軍忽聽背後馬蹄聲響,還沒等他們弄明白來的是誰,已經有一多半的人被劈死了,剩下的一半嚇破了膽,要不就是跑了,要不就扔下武器趕緊投降了。

白仲琦正打仗打得焦灼,突然衝出來一隊騎兵,他以為是敵軍增援,心想,果然董興以一敵百這事不好學。

可沒想到,這隊騎兵連個招呼都不打,上來就殺人,一個個的砍人頭就像是開西瓜似的。

等這一千人的騎兵一陣風似的刮過,宮門下除了降兵就剩下人頭滾動了。

宮門上,白仲琦帶著兩個旅突然特別清閒,一起趴在城牆上看熱鬧,一直看到樊司馬揚著手裡那把沾著人血的大刀衝著門上咧嘴一笑,白仲琦才知道他遇到了什麼人。

樊黎原名樊大力,太祖皇帝給他改了名字叫樊黎,與定邦王年歲相當,當年跟定邦王曾並肩無數次出生入死,戰友們還是習慣叫他大力。

他是開國名將,評書裡面的傳說人物,樊黎鐵騎,打虞朝開國戰時就是一把尖刀,華朝將領一遇到樊黎鐵騎還沒打腿就軟了,怪不得這些叛軍遇到這支騎兵根本連反抗的動作都做不完全就被削了。

京北折衝府的軍營就在城北門外不遠,上次宮亂的時候,樊司馬同樣被困帝宮,等他從帝宮北門殺出來,宮亂已經基本結束,北大營的府兵就沒動。

後來德順帝對宮亂中的將官一通亂罰,弄得樊司馬心中暗暗後怕,要是當時他多事率領北大營去救駕,會不會也被德順帝砍了?

所以,這次帝宮又生亂,樊司馬就沒打算插手,遠遠地看熱鬧,可誰想到太后的求救鳴鏑響了,指示他去解北門之困。

這回禁錮在樊司馬胸中那顆激情澎湃的心燃燒了,這都多少年沒打過仗了,讓他們這些在蜜罐子里長大的娃娃兵見識見識,什麼才是手起刀落。

玄武門外騎兵對步兵的屠戮還沒有結束,東邊又升起一支只有響沒有火焰的鳴鏑。

白仲琦心裡一抖,又有什麼事!

宮門下,樊黎沒帶走一兵一卒,獨自朝著鳴鏑的方向奔襲而去。

定邦王府此時已遭圍困,定邦王調出一支心腹府兵保衛定邦王府,其餘他能掌控的府兵全部由他親自帶領去往皇宮救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是處青山

抵制日貨

九黎軒轅錄

沸點123

機遇與抉擇

精靈王

姐不是病貓

天涯人小小

呵呵噠![穿書]

瘋狂熱線

病書生

希望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