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姓天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2章 這是拿著他的命來換命。,大秦攝政王,風姓天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術想試一試。 對於李牧,趙術很是惋惜,這種惋惜,僅次於對於武安君白起。 李牧,趙國最後的長城。 在一系列的作戰中,李牧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華夏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 這樣的人傑,趙術不想因為趙國的敗亡,而死在代郡,他應該配合始皇帝,為華夏開疆擴土。 李牧,一個優秀到敵人都為敬佩的人。 王翦點了點頭,然後看向了其他人:“諸位的意思呢?” 雖然軍中以他為主,但王翦清楚,一旦李牧投降,戰功如何算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而李牧不投降,在場的眾人,就算是不能因功封侯,也會爵升兩三級。 此事關係到了眾人的利益,就是那時王翦也不好乾綱獨斷。 “上將軍,末將也覺得能不戰就不戰,李牧麾下二十萬趙軍精銳,一旦死戰,會對我們造成巨大的重創。” 這一刻,楊端和開口,道:“王上的志向是兼併六國,而不是滅一個趙國。” “我們出兵之前,王上也提及,這一次的戰功不以人頭來算,李牧投降,也是巨大的戰功。” “而且,我軍若是不與李牧死戰,主力大軍尚在,完全可以在休整之後,投入下一個戰場。” “若是我軍被重創,恐怕數年之內,王上不會讓東出了!” ........ 一時間,諸將紛紛開口。 由於王翦起了頭,趙術定了基調,而楊端和分析了利弊,以至於軍中諸將都贊同先行勸降李牧。 若是李牧不降,便全力一戰。 大家的意見達成了一致,但是勸降李牧,需要一個能言善辯,而且地位足夠的人前往。 目下的軍中,也就王翦足夠。 至於楊端和以及李信等人,還是差了不少,就算是大秦處於優勢,趙軍處於劣勢,雙方的地位也不對等。 但是,王翦是大軍主將,豈能輕易涉險,萬一李牧痛下殺手,大秦的損失,將是難於彌補的。 “上將軍,就讓末將去吧!”這一刻,李信走出來,朝著王翦請命,道。 “上將軍,末將願往!”這個時候,辛勝與楊端和也開口了。 他們並非是想去,而是不想讓王翦與趙術去,在他們看來,大秦軍中,可以沒有他們,但是不能沒有王翦與趙術。 見到諸將的請命,王翦剛要開口答應,趙術走出來,朝著王翦行禮,道:“上將軍,末將去吧!” “這件事,是末將提出來的,理應由末將前去。” “不行!” 王翦尚未開口,楊端和率先反對:“趙術,這裡輪不到你來說話,退下去!” “上將軍,末將去!” 楊端和語氣堅決,朝著王翦,道:“趙術我秦軍的希望,等上將軍老了,可以接過重擔,扛起老秦人的江山!” “此行有危險,末將去就夠了。” 此刻,幕府之中,一片沉寂,趙術雙眸微紅,心下感動不已,雖然楊端和在呵斥他,但是話語中的拳拳愛護之心,昭然若揭。 這是拿著他的命來換命。 “將軍,上將軍,李牧不會亂來的,現在我軍佔據優勢,李牧是一個統帥,這樣的人,往往足夠理智。” 趙術朝著王翦與楊端和等人,道:“末將研究過李牧,又是邯鄲之戰的指揮者,前去勸說,可能性更大。” “更何況,末將在信都勸降過顏聚將軍,對於此事,更有經驗!” 此話一出,諸將都沉默了。 這確實是趙術的優勢。 “好,老夫可以讓你去!”王翦點了點頭,然後沒有再搭理趙術,朝著楊端和,道:“傳令:大軍齊動,隨時準備與趙軍死戰!” “諾。” 楊端和點頭,轉身走出了幕府,這個時候,王翦方才走過來,朝著趙術,道。 “這裡的五十萬大秦銳士便是你的底氣,放心去!” “若是李牧敢對你動手,老夫就算是揹負天下惡名,也會屠盡代郡軍民,為你送行!” “諾。” 點頭答應一聲,趙術朝著王翦行一個秦軍禮:“請上將軍放心,末將此去必不辱使命!”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趙術沉聲,道。 這一刻,幕府之中諸將神色凝重,紛紛開口,道:“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這便是大秦銳士的信仰。 在諸將的目光中,趙術走出了幕府,然後帶著短兵,朝著趙軍幕府而去。 ........ 趙軍幕府。 李牧已經在幕府中站了一夜,一直盯著地圖,他沒有看到半點生機。 北有匈奴,南有秦軍。 光靠一郡之地,根本無法供養這樣多的大軍,現在的郡守府已經財政告急。 “上天啊,本將當如何啊!” 李牧心中無奈,若不是麾下還有二十萬精銳,他也許選擇自刎,以全名節。 但是,他死了,這些將士當如何。 他作為二十萬大軍的主將,需要為這些將士們考慮去路與未來,也需要為代郡民眾負責。 他雖然沒有聽過秦軍屠城的訊息,但是他不得不防。 “武安君,秦軍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超神大軍閥

暮看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