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姓天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王賁南下,大秦攝政王,風姓天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稟王上,封賞有功將士有利於穩定軍心,接下來,便到了滅趙的關鍵時候,必須要保證戰力達到巔峰狀態。” 李斯也在這一刻開口,朝著嬴政,道:“既然楊端和將軍已經送來了一部分立下戰功的名單,不妨先行封賞千夫長以下。” “千夫長以上累積,等到滅趙之後,班師回朝之後再行封賞,只要王詔曉令大軍,必然會穩定軍心。” 李斯在名單之中看到了趙術二字,這讓他平靜的心境被打破,他沒有想到只是順手而為的一步,竟然真的成了。 他精通秦法,自然是清楚,就靠趙術立下的這些功勞,再加上死士營陣亡的削減,種種下來,最少也會賜爵公士。 公士爵雖然是最普通的,也是二十級軍功爵位的第一級,但,這對於趙術來說,卻是一個難得的開始。 “好。” 這一刻,嬴政也是點了點頭,李斯等人所言比較符合他的心意,嬴政清楚,既然楊端和請求封賞,肯定是局面比較危急。 如此大規模的陣亡,等到大勝的氣氛消散,必然會遭受死亡的反噬。 “廷尉府與國尉府聯合制定封賞名單,然後提交給寡人,等寡人看過之後,下發武安。” “諾。” 嬴政目光落在馮去疾與王綰身上,語氣肅然:“國府官署擬定出前往武安的文吏,一同提交於寡人。” “同時國府官署提前準備好文吏,接收趙國各大郡縣的文吏。” 說到這裡,嬴政朝著一旁的嬴奚:“渭陽君,你立即聯合宗師以及國府,從大秦各地徵召學室中人。” “與咸陽設立大秦文吏學宮,由朝廷文吏傳授治國理政之術,為接下來的戰爭做準備。” “同時從陣亡將士的子嗣,大秦勳貴的子嗣,大秦老氏族,世族中人挑選有能力者,進行短期培訓。” “諾。” 李斯等人點頭應諾,一時間,他們也意識到了大秦文吏的缺口有些大,哪怕是這些年,大秦朝野上下都在有意識地培養,依舊緊張。 “同時向諸子百家釋放善意,若他們仕秦,得到寡人認可可以不經歷考核,直接尊官。” “諾。” 大秦文事有些荒漠化,這一點嬴政自然也是看到了,但是培養文人士子並不容易。 讓這些文人士子成長為治國理政的大才,更是需要漫長的時間,嬴政之前就嘗試過了,但效果差強人意。 …… 就在嬴政等人做出反應之時,斥候也已經趕到了井陘關秦軍幕府之中。 “上將軍,武安方向楊端和將軍派遣特使到來,經過檢查,各項都對得上。” 王翦眼中掠過一抹精光,然後朝著王賁:“將他帶進來!” “諾。” 點頭答應一聲,王賁轉身離去,父子兩人在軍中一直都是以將領與麾下相稱。 片刻之後,特使央走進幕府,朝著王翦行禮,道:“稟上將軍,奉楊端和將軍令,特來送達情報。” 說完之後,央將銅管遞給了王賁,然後等待著王翦的吩咐,王賁接過銅管,仔細打量了一眼,然後朝著王翦,道:“泥封完好,與楊端和將軍那邊的泥封也能夠對得上。” 從王賁手中接過銅管,王翦瞅了一眼,然後朝著央,道:“特使一路北上,跋山涉水,辛苦了。” “中軍司馬,帶特使下去休息。” “諾。” 等央離開幕府,王翦方才開啟了銅管,從其中取出了帛書然後翻看。 “楊端和好快的速度,這一場大戰,趙國徹底沒有了機會。”說話之餘,王翦將帛書遞給王賁:“你也看看。” “諾。” 相比於其他人,王賁年少成名,出身軍旅世家,風頭一時無兩,但是,這樣的王賁,王翦有些看不上。 在他看來,王賁只能成為一名普通的將帥,卻無法全部繼承他的衣缽,在未來,經過戰爭的洗禮,成為絕世名將。 這個天下,人是分三六九等的,絕世名將與普通將帥之間的差距,猶如鴻溝。 王賁看完,將帛書還給王翦,道:“上將軍,楊端和擊破武安,這對於我們是好事。” “楊端和將趙國攔腰斬斷,從此一分為二,這意味著,邯鄲的糧草再也無法支援井陘關。” “雖然李牧坐鎮代郡,威望很深,但這也改變不了李牧從此成為一支孤軍的事實。” “一旦武安城破的訊息傳出來,到時候趙軍軍心大亂,這便是我軍的機會。” 對於王賁的分析不置可否,王翦清楚話雖如此,但具體操作又豈是幾句話能夠說透的。 李牧作為趙國的武安君,縱然沒有白起那般恐怖,但是王翦心裡清楚,在這中原大地之上,歷代武安君都不是省油的燈。 他之前與李牧交手過,他敗了,故而,王翦對於李牧極為的忌憚。 目光在地圖上行走,王翦沉默了許久,朝著王賁斷然下令,道:“你親自去一趟,配合楊端和。” “你留守武安城,以保證武安一直在我大秦手中,與此同時,傳令楊端和率部南下合圍邯鄲。” “你告訴他,不要擔憂井陘關,有老夫在,李牧縱然是死,也要死在井陘關。” “諾。” 點頭答應一聲,王賁站定,朝著王翦沉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