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南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三章 沙漠綠化,重生之1976,家在南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積比原來擴大不止十倍,高大又耐鹽鹼的特種水泥柱腳,比一般剷車還高,上面才是鋼架立柱,上面搭建超跨距拱形鋼樑,上面鋪設半透明塑鋼頂瓦。白天裡連燈光都不用開,裡面可以停放大型飛機。工人們正在對照影片,學習新技術資料,安裝除錯從後世青州搞來的力科採鹽機械,連雲港搞來的分離機械,等等!

小包最關心的還是藥業集團的選址問題,整天在天上飛來飛去。包一秘已經把幾百張圖紙繪製出來了,現在,廠址還沒有影兒呢!最後,還是阿繡作出決定,就在青藏線高速公路格爾木入口附近建設吧!這裡靠著柴達木河,又靠著高速公路,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反正就是進原料出成品的加工廠模式,離城市稍遠一些,便於安全就行。至於研究所,那就另選地點建設吧!

小包同意阿繡的決定,就開始搞物資籌備,接駁新建的格爾木熱電廠的電力,抽調人馬,開始施工。藥物研究所,設在德令哈,十二層的大樓,就和特區總部大廈相鄰。

整個柴達木盆地,從空中俯瞰,泛綠的地方越來越多。小包還不滿足,號召全區搞植樹造林。沙漠戈壁裡,想搞植樹造林,難如登天。小包說:先挖樹坑,樹苗我來想辦法!

挖樹坑可不是簡單的活兒,一鐵鍬下去,可能就是一塊大石頭。這個不怕,小包就想搞歪門邪道。

先組建一個沙漠綠化研究所,小包自任所長,把小紀和盧平、幾個常委拉進來,反正你們掛個名就行,顯示特區政府的重視,實際工作還是自己來做。

第一個專案是製作挖樹坑機械,有大量資料借鑑,搞這種設計,沒有絲毫壓力。特種鋼材焊接個大螺旋,垂直吊裝在大型拖拉機後面,在空地上試驗,三十秒,挖出個直徑一米二、深達一米五的的大樹坑。

這輛車只是個創意問題,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把樣車開到機械廠,小包說:先來二十臺!

自己就回去忙活去了。

沙漠造林的得失,後世爭論的很厲害,後世的資料顯示,政府在2000-2009年投入了總計7250億人民幣來減緩土地退化問題,當然這些錢的很大一部分都用到在了人工造林上面。當初的目標是在2050年,透過實施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植樹造林專案,使我國的森林覆蓋率達到26%(不要低估了我國改善環境的決心,我國政府植樹造林的力度在過去是非常大的)。在植樹造林的政策下,從年,我國超過過272%地區受到人工造林的影響。國家林業局也聲稱森林退化得到了改善的結論。但實際結果卻令人沮喪:在年間,透過造林工程,只有24%的樹存活了下來;水土流失的程度在過去30年間有所擴大;在中國乾旱-半乾旱區的沙漠化速率從1950年代中期的11%,變化到1980年代中期的57%,再到2000年代早期的19%。

國家在幾十年裡,累計投資近萬億,在沙漠種下原本計劃提高綠化率的,結果不如人意。這個世界性的難題,小包就想挑戰一下。小包根據後世的爭論分析,人們爭論焦點是,到底該不該搞沙漠造林?引用某位專家的話就是:在年降水量低於400毫米地方植樹造林,需引水澆灌。這稱之為造林第一定律。植樹造林第二定律:凡是能長樹的地方,樹都會自己長出來。不需要人為的刻意去搞。

人家還舉例說明:印尼的喀拉喀託島,1983年火山爆發,大部分植物都消失了。但僅僅過了4年,植物就恢復到64種。用不了百年,森林就會再現。

但大片的沙漠戈壁,現在地下水位這麼高,有點地方已經變成溼地,樹木長起來是早晚的事,只是,靠大自然的生存法則,該多久才能看見樹木啊!自己已經改天換地,做出這麼大的努力,不再趁機搞點什麼,顯擺一下自己的能力,小包覺得會受天譴的。

沙漠綠化,按照專家說法,只能搞低矮的灌木,梭梭樹,檉柳、駱駝刺、沙拐棗之類。高大的樹木是抽水機,根系會把水分集中,用枝葉散發到乾燥的空氣裡。

現在,水源不是問題了。不管是地表還是地下,挖個樹坑就能沁出水來,還愁不能成活嗎?

考慮到傳統的大風沙和乾燥環境,小包還是覺得樹種選擇很重要。樹種當然是紅柳最好,胡楊林也行!紅柳是檉柳的一種,檉柳家族品種幾十個,都是沙漠中耐風沙耐鹽鹼的首選,可上哪裡去搞**樹苗呢?想了好久,又查了資料,結果是,只有去後世購買了。

小包還在資料庫查到一個沙漠種植黑科技——植物纖維黏合劑,這種白色粉末稀釋後,混合進純砂子,可以改變沙子之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1976

家在南極

天地刀痕

風格1

靈異事件錄

蝴蝶的出走

無限風流

我是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