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刃天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九章 結社率,書劍盛唐,斷刃天涯,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見一身便裝,做賊一般進門的李老二,李誠心頭腹誹:不務正業的傢伙,說好的皇帝陛下日理萬機呢?
“見過……”李誠說個開頭,李世民就擺手:“莫要聲張。”
李誠強忍去給魏徵、馬周、王圭等人報信的衝動,極為勉強的改口:“李掌櫃!”
“嗯,這個稱呼好。就是來打個招呼,先走一步,城外匯合。”說著轉身走了。
李誠一陣無語,心頭最後憋出一句話:當皇帝也不輕鬆啊。
大臣們對皇帝的最高要求,就是在宮裡混吃等死,什麼都不要管。這個模式有一個專屬名詞:垂拱而治!實際上這是個理想模式,沒有實現的可能。
即便是在宋朝,文臣氣焰達到最巔峰的時候,也沒有真正願意上的垂拱而治。宋仁宗都不會徹底放權,何況他人呢?
李世民經歷充沛,喜歡往城外跑,因為這個沒少大臣諫言。各種阻攔,在大臣們看來,皇帝就該安心呆在皇宮裡,亂跑是不對的。
理論上來說,這個觀點是正確的。畢竟這個時代的醫學太落後了,社會治安也不像史書裡吹噓的那樣,什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皇帝作為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利的象徵,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是最重要的人物,其個人安危關係帝國存亡,不能出任何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呆在皇宮裡是最安全的。李世民是個很有主見的皇帝,不願意受約束是人的天性。越來越強勢的李世民,現在已經很少有大臣能約束他的。即便如此,李世民也怕在家養病的魏徵和馬周羅嗦,早早出宮,偷偷溜出來,就是想好好
玩一天的。
出來玩要是帶著數百上千人,那還玩個什麼勁?人帶的多了,還有個問題,就是大臣知道了,又要罵他是個擾民的昏君。
這個時代的諍臣,可不是後來明朝那些騙廷杖的文人,他們是真的會跟皇帝死尅的。比如孫伏伽,魏徵、馬周之流。他們是有自己的追求和抱負的,為了理想是能玩命的。
當然了,他們的理想跟利益不衝突就是了。出於安全考慮,大臣不喜歡皇帝出門溜達,可以理解。但是在李誠看來,在安保工作到位的前提下,皇帝完全可以出來做個秀啥的,而不是每天躲在宮裡。說道危險,現代社會的國家領導人,不照樣出來
四處走動麼?
難道說,弓箭的威力和射程能比槍支彈藥厲害?
人總是宅著,時間長了肯定要出毛病的。
李誠並不反對皇帝出門溜達,只是不喜歡皇帝找上自己。
李世民卻不管那麼多,帶著十幾個隨從直奔城門,出城時都不帶減速的,把守門計程車卒都嚇一跳。私下罵了好幾句難聽的。
李誠倒是沒那麼誇張,不緊不慢的出城,守門計程車卒認識李誠,作為長安本土的明星人物,長安父老可謂與有榮焉。
“自成先生走好!”士卒問好的時候,一串錢丟在懷裡,還有錢穀子的一句話:“拿去喝酒!”好吧,這是慣例了,或者說是習慣了。
這個習慣的養成,源自李誠缺乏安全感,總想著哪天在長安呆不下去了,就帶著老婆孩子跑路。所以呢,城門這裡的關係一定要搞好,只要是他出城或者進城,丟一串錢必然。
城外匯合之後,一行人才緩緩的往李莊而去。這下不用趕路了,城外大路上,也沒人輕易來招惹這個隊伍。李世民招呼李誠上前來,並行而騎。
“去年底,虞世南走了。又一個老臣去了,朕心感傷!生個月,魏徵臥床不起,朕還不能去看。唉,登基之初,內憂外患,篳路藍縷才有今日盛世,老臣們卻看不到了。”
李世民忍不住一陣感慨的時候,李誠卻在心裡琢磨,這大概就是凌煙閣的初衷吧?
這個時候,李誠是不會瞎出主意的,還得等一陣子,再死幾個,李世民感覺到孤獨的時候,才是最佳的建言史記。
“陛下念舊之人,臣不勝感懷。”李誠丟來一句奉承話,那意思,皇帝念舊,對臣子來說是好事啊。皇權這個東西是很嚇人的,歷史往前翻,看看西漢那些功臣的解決吧。
再往後翻,看看明初的開國功臣,有幾個善終的?
當然了,皇帝之間還是有區別的,劉邦和朱元璋這兩位,還是比較特殊的。一個是亭長出身,就是鄉村幹部一個。一個是最底層的草根出身。這兩位皇帝很有代表性。具體體現在收拾功臣都比較拿手。
相比這兩位來看,李世民算是非常之厚道了。
所以呢,李誠的話還是發自內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