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5章 情報獲取,魔法世界見聞錄,七大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歷經一夜的戰鬥,對方終於被蟲族全殲了。當然少不了的就是太空中的戰場打掃,蟲族正在把蟲族的屍體不斷的帶回利維坦上的孵化池,用以孵化出更多的蟲族。而對方的殘骸,則是被分類挑揀了出來。
3個不同的文明,其發展出的科技樹完全不同。暫且不說第一次遇見的金字塔型敵人了吧,畢竟那貨屬於純弱渣。
值得大書特書的就是第二種的敵人,電磁軌道炮、核動力爐、電磁護盾、折躍干擾場,從這些來看,科技點的不是一般的歪啊。但是也正是如此,對蟲族起到了無法忽視的壓制能力。
雖然30多萬的來襲敵艦最終被消滅的只有不到12萬艘且包括對方的絕對主力那幾十艘特大型,但是他們卻帶走了超過15億的蟲族。這對我們來說是個無法忽視的敵人。
第三個文明相較於第二個文明來說,整體科技水平不是一般的高。可以說,他們已經是邁入了宇宙文明高等階段了。中微子動力爐、時間碰撞裝置、光傳送、常規百倍光速移動手段,無論怎麼看他們都是來襲文明中科技最強的戰艦。然而即使如此,他們也無法對蟲族造成多少威脅。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他們數量太少了。
不不不,雖然就科技水平來說他們是最強的,但是也代表著他們無法活用自身的科技。中微子動力爐雖然是一個相當強力的動力爐,輸出的能級也非常高。但是從對方主炮是間歇性的發射可以看出,他們的主炮自身並不能長時間承受得起如此高能級的出力。為了保持攻擊效率和主炮完整性對方不得不把長時間的主炮輸出改為點射方式。
這也間接地證明了一個問題,當能級過高的時候物質已經開始無法承受這樣強力的輸出了。在沒有發展出虛擬炮臺技術之前,物質果然成為了能量利用的扼制。
雖然如此,在過低、適中、過高的不同科技文明之中,對方對於蟲族威脅最高的反而是適中的,這不得不說是對高科技的一種諷刺。
在面對無窮無盡的蟲海的時候,果然高功率大出力長時間持續輸出的主炮才是最有效的,而不是什麼高能級的粒子炮。
就這一點來說,對方的主力真的是讓我頭痛到要死。可以想見的是,對方的下一次來襲一定會帶上更多的這種戰艦吧。
因此,有必要將對方的實際技術水準調查清楚。
也因此,我來到了外層宇宙空間中。在使徒的控制下,這裡已經變成了對方破損戰艦的格納庫。大量的破損戰艦被使徒們拆解之後再重灌,雖然我無法知道它們原本的樣子,使徒們也不知道。不過這並不會影響到使徒們,畢竟身為虛空生物的特性之一使得她們只要認為這個戰艦應該是完好的就行了。剩下的事情宇宙會代為處理,這就是萬物本源的BUG點之一。
透過對被清除的戰艦資料庫的掃描和修復,我成功的獲得了對方的資料。
泰坦,這就是這種戰艦的命名。泰坦的地位相當於終極武器,屬於戰略級別的武器。泰坦的價值體現在投送,自己短時間變身臨時星門把艦隊投送到戰場,安全快捷。末日武器,旗艦炮等多方面。與其他武器不同,末日武器每一次發射都將消耗掉大量能量,即使是氦動力爐也無法支撐柱長久的主炮發射。
泰坦級飛船的價值是無與倫比的。泰坦級飛船被用作軍事行動的移動基地和旗艦。僅僅依靠他們的現身就可以扭轉戰局。除了它們精良的裝備和數米厚的裝甲之外,最讓人為之側目的就是它的船體可以裝載一整支艦隊並穿越整個星系。
也就是說,對方真的是把基地和期間作為前期部隊直接就丟到了蟲海面前,而且還成功的抗住了蟲群的襲擊並造成了難以忽視的傷害,最終開啟了戰場。
以孤身攜帶整支艦隊、一艘就能扭轉戰場走向為設計目標的旗艦,真是學到了。難怪蟲群會被幾十艘泰坦給頂住,對面根本就是打算用這種戰艦來開拓戰場的。
然而不僅僅如此,透過對資料庫的解析,我成功的瞭解到了對方之前差點突破我方防線的戰艦的名字。馬克瑞,巡洋艦級。高槽7門800mm頻射加農炮和1個重型能量中和器或者誘導力場發生器,中槽一般配備1個死亡空間級別的微型躍遷推進器、1個古斯塔斯出產的皮特系列超大型修盾、1個護盾全抗、1個共和艦隊或主天使自家(30 km)的躍遷擾斷器和1個重型電容注電器,低槽則是奈米纖維內部結構、迴轉穩定器和索敵增強器的任意搭配,再配合上2個電磁抗性和1個熱能抗性改裝件,貨艙裡配備增強修盾的電池、奈米體修復粘合劑就是一套標準高速型馬克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